四驅父子兵 兩歲學砌車

四驅父子兵 兩歲學砌車

「四驅車唔係玩具!」這句經典對白,當年睇《四驅小子》、《四驅兄弟》長大的八九十後小學雞,今日有幾多位做了爸爸,會跟囝囝重拾舊夢?相隔廿多年,日本與香港仍有一班粉絲繼續玩車,早已掀起另一股玩四驅車熱潮,近年不少比賽亦見父子檔出動,一同砌車、賽車,真正因為一架玩具車,拉近兩代關係!

撰文:盧嘉迪

攝影:林栢鈞

過去兩年,四驅車潮再現。工廈陸續湧現大小四驅車場,面書上出現群組,有車迷為「愛驅」拍片,大家開心share。近年甚至有不少比賽,吸引發燒友參加,勝出者更可以到日本參賽與高手較勁。
去年12月的Toy Soul亞洲玩具展,由「攝車會Foto4WD Club」主辦的「Toy Soul迷你四驅車大賽」,年僅兩歲的黃逸朗奪得「親子賽」組別亞軍,六歲的大哥逸龍獲季軍,爸爸黃子俊則在個人組別獲第四名。
24歲的黃子俊跟太太當年也是流連文具舖跟小朋友一齊砌車、放車,熱潮過後,四年前重拾舊好,「都是見到旺角模型舖有得賣,才開始再砌車。」
他不單自己玩,還把四驅車變成親子活動,教三名兒子入門,他覺得,一家同玩,才有親子效果。他花了不少時間改裝四驅車,每天定玩一至兩小時。「每每花百多元買零件改裝……至今花在四驅車的錢約萬多元而已。」他說。
三名兒子從小耳濡目染,也跟爸爸一起玩,會有樣學樣待在一旁看爸爸砌車。黃太說,三兄弟都愛砌車,上螺絲等細微動作全都自己搞掂:「擰螺絲既可訓練小手指肌肉,亦可培養他們的專注力。」
黃太補充,普通一架四驅車零件不算多,幾歲的孩子多觀察也能砌得到,只是裝車輪時要幫一把:「只要告訴他,哪種顏色配在那裏,配件放在哪裏便可以……他們不喜歡我們幫手,一定要自己砌車。」六歲的大哥,約一小時已可砌好一部車。「雖然他們未必完全明白說明書的圖畫,不過,會嘗試理解怎樣可以砌啱位。」媽媽認同:「沒錯,這樣更考腦筋。最重要是父母在旁跟他們一起講解,這樣培養親子關係更好。」
兩歲的黃逸朗,年紀最小,天份最高。不單懂自行開關四驅車,在跑道放車,雙眼會跟貼高速愛驅,控制自如。黃子俊覺得囝囝的領悟力較兩名哥哥更高,不用指導,手勢相當純熟。

比賽前,黃子俊跟太太忙不迭檢查四驅車,兩歲的朗朗不是幫倒忙,同樣有幫手裝上零件,媽媽會讓他試。

一家人的戰車,藍色那架屬爸爸專車,連改裝約五百多元而已,當中卻代表一家人的合作精神。

在早前的比賽,黃逸朗奪得「親子賽」亞軍,大哥逸龍則獲季軍。

三兄弟喜歡砌車,卻不讓父母沾手,非常專注。

多動腦筋 培養專注力

黃子俊說,親子組合玩四驅車,現時不算多,特別是家長鮮有讓孩子砌車,皆因車身多少有些較尖銳的配件,但他卻覺得不用太保護小朋友,「如果小朋友真係很愛玩車,盡量小心一點便行……像逸朗,一兩歲玩車,見到反車會去執,從未試過被車輪弄傷手指,他懂得就位,完全不用教。」
長子和四歲的次子逸晞,均有專注力不足問題,黃子俊當年重投四驅車喜好,某程度也是為發掘兒子喜歡的活動以加強他們的專注力,「其實,砌車一定要專注,這樣令我更容易教到他們,特別是次子,任何活動也不可坐定超過五分鐘,除了食零食。不過,他可以望着我砌車起碼半小時,亦可以自己坐定定砌車。」
醫生也叫他們趁孩子年齡還小,找些活動培養其專注力,喜歡玩車,原來也有治療作用。「我也是順其自然,見到他們砌車有專注力,便放手讓他們試。」其實,家長不論年齡,湊仔還不是要耐心、細心,跟砌一架高速四驅車沒兩樣吧!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