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鐵西港島綫的新三合一售票機設計又出問題,其中為八達通自動增值的新流程成為收錯錢陷阱,通車一星期多以來共163宗乘客「中伏」個案,在付款後八達通卻未有增值,涉及多收約10,000元。八達通已急忙聯絡受損用戶補償,但至今仍有約50人未能聯絡。
上月28日通車的西港島綫,堅尼地城站和香港大學站都設有新三合一自動售票機,一部機可提供購買單程票、為八達通增值及查閱八達通餘額三項服務。其中八達通增值服務採用了新設計及流程,現時其他港鐵車站的獨立增值機設有卡槽,用戶需將八達通卡插入卡槽內。而新三合一售票機改用閱卡器,用戶只需拍卡就可以開始增值。
舊獨立增值機只有3個步驟,用戶插卡後只需付款,然後按確認便完成。新售票機增值卻需4個步驟,用戶拍卡後,需按「增值」按鍵,再付款,然後按「下一步」按鍵,最後還需等屏幕顯示「交易完成」,才可將八達通卡移開。
程序繁複易中伏
港鐵車務營運主管李聖基昨在記者會上公佈,截至1月6日,三合一售票機共處理了14,000宗八達通增值個案,當中有163宗個案,因為增值步驟未完成,或八達通在交易未完成前便被移離閱卡器,以致用戶付了款,卻未能成功增值。
收錯錢與新售票機的新拍卡設計及繁複流程有關,在收錯錢的163宗個案中,124宗是由於八達通拍卡位置不對,及太早移開八達通。39宗是用戶無按「下一步」按鍵,或無等屏幕顯示「交易完成」便離開。
港鐵已主動聯絡被收錯錢的個人八達通用戶,而普通八達通用戶如懷疑增值未完成,可到港鐵沿線車站票務處翻查紀錄及安排退款。163宗個案中已有7成獲處理及退款,餘下3成個案,港鐵亦正與八達通公司聯絡,設法尋找這批用戶。如果最終未能尋回所有用戶,多收的款項會如何處理,港鐵暫未決定。
港鐵乘客對新三合一售票機評價不高,其中可用八達通購買車票的功能更遭乘客譏諷是「太陽能電筒」。中西區區議會交運會主席鄭麗琼認為,三合一售票機「講就天下無敵」,指示卻不夠清晰,趕時間的乘客匆忙間便會中伏。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