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內地消費雜誌用了《啥酒神》漂亮的女主角杜鵑做封面,標題「從國際超模到銀幕新女神」,我一見就犯病了,哈哈哈笑個不停。去年此片在法國拍外景,為免經理人誤會鹹濕基借頭借路索黎明油,沒有提出要求探班,後來看到工作照追悔莫及,不但男一號男二號男三號男客串個個醒目開胃,模而優則演的一位更是有款有型有氣場,那時柏林獲大獎的《白日焰火》剛公映,散場後忍不住吐槽:桂綸鎂徹頭徹尾文青夢中小女友,奪命佳人氣質完全欠奉,要是最理想的舒淇沒有檔期,換上杜鵑恐怕說服力都強一些。對她的另眼相看不言而喻,然而女神?詞窮的標題黨太混賬了,人家這一刻才展開銀色事業,何必急不及待替她鍍金,頭殼尚未發育夾硬套上大帽子,只會影響身心健康,愛她簡直變成害她啊。
我當然知道時代不停向前,攝影界關鍵詞已經由快圖美進展到美圖秀秀,滯留在舊社會肯定遭囂張的新人類白眼,但是近年娛樂圈這種即煮即食一步登天的造神現象,實在是文明的倒退,直接把名詞的定義貶到日圓的低水位。開講有話多年媳婦熬成婆,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一出道屁股就坐上神龕的便宜?讓白頭宮女偷偷告訴你吧:當年羅維明主編《電影雙周刊》,不恥下問向區區約稿,結果寫了一篇《新一代女神》歌頌林青霞,隔不久「林女神」封號不脛而走,大概是這一波女神潮的鼻祖。請留意,那不是《窗外》面世的七十年代,而是東方不敗笑傲江湖的一九九二,當事人縱橫影壇凡十數載,小粉絲才敢將她奉為瑪蓮德烈治們的接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