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普天同慶的聖誕節,筆者和太太在難得的假期不是去購物、不是去吃自助餐、更不是出外旅遊,而是選擇帶同七歲的孩子去經驗另類活動──與10多個家庭到大嶼山學習在寒風大雨中,經歷泥濘滿身的露營生活。
三天的經驗中,眾人需要斬柴煮食、燒水沐浴、忍受滿鞋泥漿及與風雨同眠,我們這些嘆慣的城市人實在未必抵受得住。反觀一班「小朋友」,他們整天在山上跑跑跳跳、攀爬於小丘之間、把樹枝當作標槍飛擲、斬柴做飯、草地上踢球競技、你追我逐,甚至於泥漿上打滾,開心到不得了,完全沒有顧慮之心;另一邊廂的父母們則不斷擔心孩子跌倒受傷、衣褲弄穢、體珉太冷太熱等……
但念頭一轉,能讓他們忘掉一切電子玩意、電腦上網或遊戲卡等,反去盡情投入於這些原始生活及遊戲,不是我們一直想看到的嗎?
盡情跑跳 與自然玩樂
社會上眾多的科技玩意已經使我們及下一代患上「生理迷失及科技佔領綜合症」,我們好像已漸漸忘記身體各肢體的活動作用,如不願用雙腳跑跳,寧願多作休閒及坐式活動;不願用囗溝通,寧願以WhatsApp作互動渠道;不願動手做飯做家務,只願到食肆填飽或聘傭處理。這種缺乏大小肌肉運動的生活使我們的心肺功能、肢體肌肉力量、身體柔軟度、反應等陸續出現問題,依賴科技的幫助越多,身體衰退越快。因此,我建議父母們為自己和孩子健康着想,應多和他們到郊外玩樂,但緊記先放下你的手機玩意,讓你的臉書休息一下,不要不斷拍照留念和暫且不要理會小朋友整潔與否……只管和你的孩子盡情跑跳,齊來學習與大自然玩樂,我肯定你和孩子所得的比想像中更多,這些片段也會自動更新在你們的身心中。
隔周五刊出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電郵: http://[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