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最佳導演方面,由艾力謝路依拿力圖執導的《飛鳥俠》,未贏獎但已先贏口碑,他模擬用一鏡過的手法拍攝整齣電影,流暢度極高,每個畫面均經過計算精密,完全凸顯導演功力,為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導演又以諷刺手法影射主流電影,並借主角米高基頓(Michael Keaton)曾是電影英雄人物「飛鳥俠」來玩盡當今荷李活濫拍英雄片的風氣,受盡影評人喜愛。
每年只拍幾天
至於執導《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的導演李察連利加,同樣能於商業及獨立電影之間取得平衡見稱。跟過往《情留半天》(Before Sunrise)三部曲一樣,《我們》都是以追求寫實生活為主,但電影卻以創新手法,用長達12年時間追蹤一個小朋友的成長歷程來拍攝,單看誠意已令人感動。
雖然電影每年只拍攝幾天,但導演最後從多年所得長達63小時的片段中再抽取精華剪出電影,連戲中演員亦不知最後出來成品如何,要爭本年度最佳導演,絕對有一番惡鬥。
觀乎今次對手亦不乏猛料之人,曾奪金球導演的大衞芬查(David Fincher),今年靠《失蹤罪》(Gone Girl)再度入圍,大衞拍攝本片跟着原著小說處理手法,先從丈夫角度入手,再以太太角度顛覆故事,頗具挑戰,不過遇着強勁對手似乎勝算較低。
《布達佩斯大酒店》則是韋斯安德遜(Wes Anderson)一貫的輕鬆手法講故事,並炮製色彩斑斕如童話一樣的世界,為觀眾帶來強烈視覺衝擊。至於憑《Selma》轉戰電影圈的女導演Ava DuVernay,則是首位黑人女導演入圍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早前已揚威當地有色人種頒獎禮,難怪被視為黑馬。
【最佳導演提名】
韋斯安德遜《布達佩斯大酒店》
大衞芬查《失蹤罪》
艾力謝路依拿力圖《飛鳥俠》
李察連利加《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Ava DuVernay《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