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叮噹」(呢個係我堅持嘅叫法)香港版本配音嘅資深配音員保全叔不幸早前仙逝,唔少有番咁上下年紀嘅香港人都同聲一哭;其實小弟成長階段,總覺得叮噹係畀女仔睇,自己實際唔係睇好多,相反保全叔另一套有份配音嘅《足球小將》就集集追,所以對小弟嚟講,冇得聽林源三比冇得聽叮噹,失落感更大。
誠如叮噹主題曲其中一句:「離奇神化不可思議,心中一想就得到。」日本漫畫冇限制嘅創作思維,對日本新一代影響都好深。好似《足球小將》,以當年日本足球水準充其量只係亞洲一線尾,不過高橋陽一都可以寫到,一班日本地區小學生,年紀細細已經立志幫日本足球衝出國家,衝出亞洲,你可以講日本人自大,但真係不得不佩服高橋先生嘅威力;前國腳中村俊輔(圖)都講過,自己細個立志做足球員,都係因為《足球小將》影響,《足球小將》其實已經影響咗日本一代人。
雖然距離拎世界盃呢個終極目標仲有漫漫長路,不過今時今日大半隊日本國家隊球員喺歐洲搵食,英超、德甲、意甲都有日本球員搵食,今屆亞洲盃都係大熱門,日本足球水準已經直迫歐洲二線水準。
曾經聽過一個戲言,如果一個運動項目有3個或以上運動員組成,中國隊多數都唔會成功,因為中國民族性已經注入內鬥嘅先天個性,群體運動又點會做得好。當日本人可以自由欣賞《叮噹》、《足球小將》,甚至《英雄本色》、《課長島耕作》等等衝擊權威嘅漫畫,但強國小朋友連睇卡通片,都逼住要睇一啲政治正確嘅《喜羊羊與灰太狼》,強國嘅下一代又點會有夢想。
文: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