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東盟市場潛力續現

基金觀點:東盟市場潛力續現

去年東盟股票市場的表現令人驚喜,跑贏亞太區(日本除外)股市,對不少投資者來說,實在是意想不到的事。
東盟各國股市的強勢,源於不同國家自身的個別原因。以印尼為例,股市上揚與新總統維多多上場有關,市場憧憬維多多可以帶領國家推行各項改革;泰國政局回復穩定,驅動泰股上揚;菲律賓則受惠於外資大量流入,推高股市。

基本因素紮實

除了看各國股市的自身因素,東盟股市走勢受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逐漸減少,亦是區內國家領漲亞太區(日本除外)的主要原因。東盟各國已由過去倚賴出口,逐步靠內需支撐,形成一個自給自足、充足彈性及活力的經濟區。東盟的基本因素相當紮實,如人口結構理想、財政狀況穩健、本土需求強勁,加上外資直接投資持續,遂成為區內近年經濟蓬勃向上的動力。
踏入2015年,東盟經濟共同體將會繼續受惠於區內的雙邊貿易及外資投資,基建投資也會是經濟主要推動力之一。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間接影響了東盟經濟增長速度,但有關增速仍快於亞太區(日本除外)及環球不少國家。
不過,假若中國經濟硬着陸,或環球利率急升,將會對東盟經濟前景構成挑戰,但相信這只是周期性下滑,只要調整完成,東盟經濟將回復增長。
面對經濟增速可能放緩的風險,揀股在未來12至18個月將是最重要的投資策略。投資者應持續關注東盟的龍頭企業,以及那些受惠於區內增長的企業,特別偏好管理層紀錄良好的企業。以行業劃分,可維持增持基建、銀行、醫療保健及資訊科技股。

富達國際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