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抗藥細菌越變越惡,公立醫院一年有2萬多宗個案感染三大惡菌。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稱,臨床間中有病人感染難醫惡菌喪命,但礙於抗生素研發需很長時間,現正處於後抗生素年代,冀能盡快研發更多新藥。
本港惡菌抗藥的情況嚴峻,何指約10年前,一間大醫院每年平均只有一至兩宗個案涉及病人感染抗藥惡菌,現已增至每星期一至兩宗。他說:「𠵱家用緊最新嘅抗生素係30年前發現,要研發新藥需要好多時間同人手,已經好耐冇推出新藥。」他指該種新研發的抗生素暫在實驗階段,仍未進行人類臨床研究,估計至少要5至10年後才能推出。初步只見效於部份惡菌,包括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及抗萬古霉素腸球菌。
醫管局資料指三大抗藥性惡菌,包括超廣譜β-內酰胺酶耐藥性大腸桿菌(ESBL)、碳青霉烯酶耐藥鮑氏不動桿菌(CRA)及多重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在2013年全年共22,936宗新症,比對上一年增加15%。單於去年首季也有6,028宗個案。
■記者梁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