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象知氣數,不光是占卜師的玩意,挪威科學家也說太陽影響壽數:在太陽活動頻繁時期出生的人,相對於生在太陽較平靜時期的人,壽命會短五年多。科學家認為,這是紫外線輻射會對細胞和脫氧核糖核酸(DNA)造成不良影響所致。
挪威科技大學的科學家,把1676年至1878年這202年間,生於挪威中部、分屬貧富兩個階級的大約8,600人的壽命數據,跟該段時期的太陽活動情況作出對比。
減弱女性生育能力
結果科學家有兩項發現。第一項發現是,生於太陽極大期(Solar Maximum)的人,比起生於太陽極小期(Solar Minimum)的人,平均短命5.2年。而兩性當中,又以女性所受影響較大。第二項發現是,生於太陽極大期的人當中,相對於富家女和全部男性,窮家女的生育能力大大減弱。
一般來說,太陽活動的周期大約為11年。太陽極大期就是指這個周期中,太陽最活躍的時期。其間太陽黑子會增加,太陽耀斑爆發和日冕物質拋射等現象會變得頻繁,太陽風中的高能粒子會增多,太陽釋出的極短波輻射,包括X光和紫外線也會增加。這些現象會干擾地球磁場,影響無線電通訊、損壞衞星和干擾導航儀器等。
這是首次有研究顯示,太陽活躍不只干擾地球通訊,甚至影響存活率、壽命及生殖能力。領導研究的謝爾沃(Gine Skjaervo)認為,紫外線對胎兒的細胞和DNA有不良影響。
「紫外線輻射能夠在生物體發育早期壓抑重要的分子和細胞機制,而在這期間太陽活動出現變化,有可能影響生物體的健康和繁殖機能」。另外,紫外線還會破壞維他命B葉酸。之前有研究就顯示,胎兒葉酸不足,跟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關。
報告指出,「數據顯示,懷女嬰的孕婦暴露於太陽活動下,會影響寶寶健康。富裕階層的孕婦受太陽活躍的負面影響較小」,可能是因為不用在太陽下勞動,或者跟飲食較健康有關。
周期約11年1次
不過,研究並未仔細檢視出生在太陽極大期不同階段是否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又未能清晰分辨出分析對象是在出生前和出生後所接觸的紫外線份量,而且未知「太陽活動影響壽命和生殖力」的現象,是否出現在現代女性身上。不同膚色和住在不同緯度會否有不同影響,亦有待進一步研究。報告刊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刊》。
有其他科學家提出質疑,當中,英國劍橋大學太陽物理學博士梅森(Helen Mason)指出,太陽周期約為11年一次,按道理人的一生會多次受到太陽活躍影響,而非只在出生的時候。
法新社/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