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股市去年個別發展,具備濃厚改革題材的股市如中國及印度,均有可觀升幅。展望2015年,改革議程料續左右亞洲股市走勢。大致而言,南韓與中國等北亞股市的價值投資機會更勝南亞地區股市。北亞股市之所以更吸引,因為其享有不少價值投資機會。價值投資機遇往往存在於被市場忽略的領域內。
中韓股市秤先
先說中國,內地A股經過之前七年熊市後,儘管已於過去數月大翻身,資金也明顯回流內地股市,可是投資者現時持貨量仍甚低。內地股票估值依然非常吸引,再加上央行正為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結構性改革又持續推進,均利好股市未來的走勢。
隨着內地A股近月飆升,未來走勢或更波動,但前景仍令人期待,H股今年也有望開始取得更佳表現。投資者不妨考慮選擇性吸納受惠改革的行業,另外可採取逆向投資策略買入估值較低的金融類及藍籌A股。
南韓股票的價值機會更為明顯。受到去年4月「世越號」客輪沉沒慘劇拖慢當地經濟、韓圜於去年9月前持續強勢,以及看淡企業盈利等不利因素影響,南韓股市過去一年反覆調整。投資者持貨量也偏低,但股價現已充份反映當前艱難的周期性環境,但尚未反映未來將出現周期性好轉的前景,因此股票估值仍十分吸引。
與中國一樣,以出口主導的南韓也受惠於美國經濟持續復蘇。與此同時,經過南韓央行在去年8月及10月減息,韓圜也由去年9月開始貶值,估計南韓企業去年第四季的業績,將因為匯兌效應對企業盈利的幫助而改善。在政策方面,南韓政府在財長崔炅煥上場後已推出一連串振興經濟及股市的措施,相信有關改革的好消息應陸續有來。
東南亞股市方面擁有較豐富的增長概念,多個國家亦正推行改革,為未來增長提供更佳環境,惟東南亞股市一直頗受投資者青睞,故此區內不少股市近年已顯著上升,將估值推至偏貴水平。
貝萊德資產管理北亞有限公司
在香港,資料由貝萊德資產管理北亞有限公司刊發。此資料並未被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所審閱。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基金價格及其收益可升可跌,並不能保證。投資者可能無法取回原本投資金額。投資價值亦可能受到匯率影響。文內所有分析均由貝萊德就其本身目的取得,並可能據此行事,所取得的任何研究結果僅屬偶然。文內所述觀點並不構成投資或任何其他建議,並可予以修改。有關觀點不一定反映貝萊德集團旗下任何公司的意見或其意見的一部份,且不保證其準確性。
©2015 BlackRock, Inc.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