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閘出閘大龍鳳(資深傳媒工作者 吳志森) - 吳志森

入閘出閘大龍鳳
(資深傳媒工作者 吳志森) - 吳志森

今日,特區政府開展政改第二階段諮詢,執筆時,還未看到詳情,但與媒體吹風試水溫,應該相差不遠。實質內容,雷打不動,與8.31人大框架完全一致,反映掌權者與香港民情徹底脫節。方案包裝得令人眼花撩亂,容易混淆視聽,港人千萬不要上當。
仍舊由1,200人組成提名委員會,四大界別的格局基本不變,連漁農界代表不成比例的多也沒有觸及,如何增加提委會的民主成份和代表性,提也不敢提。
在圍得像鐵桶一樣,密不透風的人大框架下,搞了點新花樣,增加了一個以前沒有的「入閘」機制。所謂「入閘」,就是由八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提委成員推薦,即150名提委或以下,就可成為「參選人」(注意:不是「候選人」,而是「參選人」),還假惺惺說因為入閘門檻低,相信多於一名泛民可以入閘參選。
「入閘」的意義在哪裏呢?是可以聯手做一場大龍鳳,在1,200名提委面前展開「競選活動」,甚至舉行公開競選論壇,提出他們的治港方略,爭取提委會成員的提名。公眾看起來,又政綱又宣傳又論壇,這場選舉好像有競爭呀,不能取得足夠提名,是你能力不濟,無法打動提委,與人無尤呀!
馬騮戲做完後,戲肉才上演。提名機制,嚴格按照人大框架進行:每個候選人都要得到超過一半提委提名,候選人的數目只能是二至三人。滿足全部條件後,大閘已經給嚴防死守,提名是全票制,還是可投一至三票,已經無關重要了。
經過這樣的重重篩選,甘心陪跑的那幾位泛民「參選人」,最後當然全部落馬,無法出閘。剩下來的給選民一人一票的,全部都是中央信任「靠得過」的候選人,但請別高興得太早,三名候選人當中,誰是名副其實的真命天子,還有精密的算盤,還可以透過幾乎全部歸邊的媒體做政治操作。
一人一票後,是得票最多的候選人當選,還是得票超過一半才算勝出,不然就要再選,這個也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一切都在中央掌握之中。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所謂「白票守尾門」方案,即只要港人投的白票夠多,例如超過總票數的一半,就可以全部否決由提委會提名的所有候選人,把整個選舉推倒重來,這絕對不可能出現,也不會發生。理由簡單不過:人大常委三閘齊落,好不容易把安全系數推到百分百,怎可能打開這個漏洞,讓港人的白票掌握了否決權?期望中央接納這種方案,簡直是天方夜譚。
特區政府沒有完全否定這個建議,還說只要泛民接納特首普選方案,在立法會通過後,「白票守尾門」可以透過本地立法進行,到時還可以商議,有鬆動的機會。這完全是謊話連篇,全不可信。這不是法律問題,是徹頭徹尾的政治問題,話事權在中央,不在特區政府。相信特區官員的說話,簡直是白癡!
波瀾壯闊的雨傘運動,似乎動搖不了掌權者的倒行逆施。當下最重要的問題,是張開我們的金睛火眼,全神貫注留意掌握關鍵少數泛民議員的動靜,提防他們在甚麼「入閘出閘」的包裝下轉軚。如果政改方案得以通過,這種呃神騙鬼的假普選,將會千秋萬載,永遠不會改變!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