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因工作棲住深圳一段時期,平日往來的,多是內地同胞,講國語、循他們的模式過活,很不習慣。住處附近,有一爿小店,賣日用品,貪方便常光顧,跟店舖的老闆夫婦熟稔了,閒話家常。夫婦來自貴州,在深圳住了好幾年,惟辣性子不改,不時吵架。有一天,我去買香煙,正好碰上夫婦勃谿,「臭婆娘」、「私兒(雜種)」等粗言穢語不在話下,老闆還動手打老婆,不是普通一兩記耳括子,而是掄起木椅,朝背脊砸下去。我怕弄出人命,將老闆推開了,問啥事毆老婆?原來只為多找了一塊錢給顧客。為一塊錢要毆老婆至遍體鱗傷,我這個香港佬很難理解,可在深圳,男人打女人的場面好平常,屢見不鮮。某趟跟朋友在湖南菜館吃飯,隔鄰坐了五六個山東男女,興高采烈地喝酒划拳,忽然「砰」的一聲,有重物倒地,我回過頭看,原來是一個女人給打倒地上,打人的男人站起用腳踩她,女人不服,邊哭邊鬧:「你個沒廉恥老狗骨頭,威啥風,還不是靠俺老娘!」火上加油,男人牙一咬,罵一聲「老淫婦!」拳腳交作。女人不住哭叫,他們的朋友光看不動,我剛想過去勸,為朋友攔着「別要惹麻煩!夫妻打罵,司空見慣,一會便息止!」果然,不到一杯茶的工夫,兩人和好如初,肩靠肩,手纏手,合巹交杯。噫!上去勸,豈不是枉作小人?
除了男女相罵,扒手也特多,我碰過,衣袋被割,手機不翼而飛。在深圳,不幸遇到扒手盯上你,即使覺察也不能高喊,能做的便是掄起手輕拍口袋以示已拆穿西洋鏡。扒手收到警號,大多識相住手,另覓肥羊。若然不知好歹,高聲喊叫,遇到的多會是兩種情景:有人(同黨)出來做好做歹勸諭;或是斜刺裏閃出兩三個彪形大漢,將閣下痛打一頓,焦頭爛額,血流披面,錢包仍然乖乖呈奉。
在深圳,買東西也要帶警覺性,光顧地攤,不能隨便問價,光看不問最聰明,尤其是新疆維吾爾族的攤子,兄弟呀!萬萬掂不得!我初到貴境,不知內裏,看中一串木鍊子,問價,覺太高,還價,拉鋸三回,那濃眉虬髯漢子紫漒了面皮,粗聲罵:「他媽的!你在耍老子!」眼看大禍難逃,旁邊有人出來喊:「你不是沈先生?」原來是同樓鄰居阿扎提,只見他嘰哩呱啦地對漢子道了幾句,漢子化怒為笑,自願減價賣木鍊子給我。後來才知道,新疆擺攤的,有規矩,不能多問價,問多了,一定要買,不然吃虧的是自己。
住過一年,學乖了,碰釘的機會隨之減少,不過仍有例外。一回,在馬路上,看到一個婦人抱着小孩當街蹲着小便,小孩的黃湯全灑在朋友汽車的輪子上,忍不住勸說,婦人眼一瞪,轉身高喊:「老公!有人欺侮我!」話未已,路口已湧來兩個大漢,掄拳就要打,幸虧有公安經過喝止,否則,噢噢!想也不敢想!不錯,深圳這三十年來發展蓬勃,高樓大廈,不勝細數,惟人的素質可了無寸改,想起看過的一段文字,大意若此──「貴族被消滅了,流氓應運而起;今之中國,無處不流氓。」因而我想到──「一個好的制度可以把壞人變成好人,一個壞的制度可以把好人變成壞人。」中國不是素稱「禮義之邦」嗎,為什麼變成這樣?大抵是如今「優良」的制度造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