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本月底公佈八大資助院校的研究評審結果,今次首引入五級評分制度,由最高四星至最低不予評級(U級,Unclassified)。該會指大部份研究獲評達世界級水平,據悉也有少部份被評屬U級,結果將影響各院校瓜分每年29億元研究經費多寡。
教資會每隔六年進行進行研究評審工作,對上一次結果在2006年公佈。今次邀請了307位本地及海外學者評審八大共68個研究單位及旗下4,400名教學人員,每人須繳交四份在06至13年發表的研究,合共16,500份,依內容分為醫學、法律、教育等13個領域。
按成績分配研究經費
過往評審只有達標與不達之分,今次則改五級制:四星為達世界領先水平、三星為達國際卓越水平、二星為達國際水平、一星為達區域水平,之下是U級。評核小組副召集人、港大首席副校長錢大康昨指,五級制可比較本港與外地研究水平,院校會收到部門的評審結果,而不會有個別學者成績。由16/17學年起的三年,教資會每年撥出29億元研究經費,教資會將根據各校評審成績分配。
■記者倪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