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威爾斯親王醫院爆出內地交流醫生疑斷錯症事故。年僅一歲半的女嬰出生後確診患上先天多發性關節攣縮症,四肢嚴重扭曲,其母陳太指她懷孕21周時曾於威院做結構性超聲波檢查,負責檢查的內地交流醫生指嬰兒一切正常,質疑對方疏忽不察頑疾,又無按指引將四肢超聲波圖片存檔,她多次向醫管局投訴不果,已向醫委會提出申訴。
女嬰現於威院兒童深切治療病房留醫,陳太指她懷孕21周時於威院做結構性超聲波檢查,由一名操普通話口音的醫生負責,指胎兒正常,不料女兒出生後證實患先天多發性關節攣縮症、耳積水及裂顎,動過六次手術,一直留院。
「手腳曲成咁都睇唔到?」
她質疑醫生疏忽,「手腳曲成咁,點解會睇唔到?如一早知,唔會俾佢出世受苦」。她屢向醫管局投訴及索取女兒四肢超聲波圖片,但醫院否認出錯,指沒有圖片存檔,只承認涉事醫生屬內地交流醫生。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指院方指引列明需為四肢圖片留檔,批評該院違反守則,又指多個聯網指引均不同,做法混亂。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指,一般結構性超聲波可檢出85%先天性嚴重疾病,但關節問題或較難察覺。威院指涉事孕婦進行檢查時胎兒無異常,結構超聲波檢查不能完全偵測所有缺陷,檢查結果顯示正常,故醫生未將影像存檔。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