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綠城中國(3900)及融創中國(1918)一對冤家又有爭拗。雙方最近就合營公司融創綠城的資產交易再起爭端,就是否已達成買賣協議各執一詞。有熟悉監管條例的人士指,雖然現階段難界定是否涉及虛假陳述,但當中確有人傳達錯誤訊息,雙方應盡快作進一步的澄清。
綠城:未批准交易
事源去年底,融創曾發公告指以逾155億元人民幣,向融創綠城收購上海及蘇州等地的多個地產項目。但綠城昨發通告反駁指,仍未批准有關交易,更已向融創發出律師信。
通告又指出,雙方曾於去年12月18日,就合營項目的出售交易,簽署一份無訂明交易日期的協議。雙方亦有共識要待綠城的董事會審議批准後,始能作實。及至12月25日,綠城董事會曾開會審議,但最終未能達成決定,並對有關條款進行評估。惟融創在12月30日表示,有關收購合營公司資產的事項已獲綠城方面批准。綠城得悉後,即同日向融創發出律師信,澄清董事會尚未批准交易。但融創於除夕當日早上仍繼續發出通告,向外公佈有關交易。
融創:睜眼說瞎話
對於綠城指摘,融創首席財務官黃書平對內地傳媒反駁,「宋衛平(綠城主席)一再毀約,睜眼說瞎話……完全失去了節操和底線,會得到市場和法律的懲罰。」
現時雙方仍各執一詞,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盧華基認為這宗「羅生門」事件中可能涉及其中一方理解錯誤甚至出錯,雙方都應再作進一步澄清。他又指現時難以界定是否涉及虛假或失實陳述,「要視乎證監覺得公司是否有意圖,明知資料有錯都繼續出通告。」
從營運來看,金英證券內房股分析員關寶芝指,融創主席孫宏斌與宋衛平關係已日漸惡化,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其中一方購入合營公司的全部股權,繼續合作下去亦未必會有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