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四口之家,接二連三遭遇噩運:兒子被確診患上自閉症後,女兒患癌症,然後是丈夫患上絕症,只剩下不足一年壽命。唯一健康的女主人,被迫堅強,笑對命運折騰,從不在家人面前露出愁顏。原本中產家庭,妻子和丈夫一個為了照顧家中病人,一個為了治療,先後辭去工作,每月五萬元的治療開支,差不多耗盡他們的積蓄,隨時跌入綜援網。令人唏噓之餘不由慨嘆,是不是上天知道一個人的承受極限在哪兒,知道她能承受那麼多磨難,所以加諸在她身上的苦難那麼多?
但這家人的不幸,卻也令人質疑香港的醫療制度對中產家庭的保障有多大?如果中產而不買醫療保險,一場病隨時可漽掉一個家庭。香港奉行低稅收政策,稅制簡單壓力小,但一旦遇上重疾危疾,不買醫療保險又無力支付私人醫院高昂費用者,只好排期等政府醫院醫治,很多人等不及手術便含恨離世。至於一些沒有即時危險的長期病患,等待時間更長,精神科病人覆診往往等上一至兩年,對社會形成無形壓力。
加拿大的醫療甚健全,但也被人詬病。台灣有健保制度,我見過有台灣人對之讚不絕口,也有台灣人對之恨之入骨。可能沒有一項醫療制度可以令所有人滿意,但香港多項制度都虧負中產,這個倒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