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燕芬報道】特首梁振英將於1月14日(下周三)發表2015年施政報告,歸納多個商會提出的建議,都以改善營商為主,包括放寬內地有投資項目的港資企業境外融資限制、檢討輸入外勞及提高專利產品的資助等。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期望,政府在CEPA框架之內,研究逐步放寬對內地投資的港資企業,其獲批項目總投資金額與項目註冊資本之間的差距,作為企業境外舉債及境外機構保證項下履約餘額的規限,建議將差額放大一倍, 以享有更大境外融資額度。
廠商會、工總等多個商會再次重申,標準工時並不適合港情,並期望維持強積金對沖安排;並要檢討「補充勞工計劃」,以解決某些行業嚴重缺工問題。
專利申請資助望提高
香港總商會則提出,政府必須在5方面採取即時行動:包括制訂和推行全面的人口政策;推出切實可行的補充勞工計劃; 興建第三條跑道刻不容緩;加快擴建葵青貨櫃碼頭所需的規劃和審批程序;擴建堆填區和興建綜合廢物管理設施,以應付迫切的廢物處理問題。
香港工商專業聯會則認為,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是創造新商業和新機會的引擎,建議政府成立創新科技局,並建議政府將「專利申請資助計劃」的資助額,由15萬元增至50萬元。
商會亦提出多個新產業發展方向。工商專聯指,近期政府批出5幅國際學校土地,反映香港發展成為教育產業的商業潛質。工總指出,越來越多港商有意把部份高增值製造業務回流在香港進行,促請政府盡快制訂涵蓋土地、稅務、人力資源等全方位工業政策,推動香港發展高增值本土工業,支援企業轉型升級。
香港去年爆發佔中事件,多個商會均建議,政府應針對年輕人多做工夫。工商專聯建議,開闢途徑讓年輕人參與商議政府政策的制定。總商會建議政府,須針對年輕人需要推行全面政策,以助他們走出缺乏就業機會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