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數據用量急劇飆升,是受惠大數據時代的一枚金蛋,不少大企業也看中商機而涉足數據中心業務,帶動去年一系列美國上市的數據中心REITs股價平均升三成。香港作為亞洲數一數二的數據中心集中地,單計將軍澳工業邨已有13間數據中心,IBM、滙控(005)、港交所(388)等大型企業已進駐香港,分析估計香港數據中心市場複合年增長率達15.3%。本報特意訪問一眾「本地薑」數據中心,在面對國際級競爭下如何應變,以在大數據時代的浪潮中分一杯羹。
記者:胡仲邦 馮健鏗 石永樂
名氣通 夥阿里增名氣
中華煤氣(003)子公司名氣通電訊,找來阿里巴巴的阿里雲合作力拓中港數據中心市場。
名氣通總經理黃耀宗表示,由於全球數據流量有大幅增加的趨勢,預計2015年中國數據中心的規模可增長至約500億元人民幣,相比2013年約260億元人民幣,會有近雙倍的增長,「於中國再興建四座數據中心,令整個亞洲區,合共擁有10座數據中心」。
2號中心租出半數機櫃
以煤氣管道光纖技術(GIG)和同溝共建技術(GAG)提供數據中心服務的的名氣通,今次與阿里雲的合作,主要向中小企提供低成本的雲計算服務,是阿里雲全球第四個數據中心的地區,亦是中國以外首個數據中心據點,「有研究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球總數據量較現時會有50倍的增長。」
對於名氣通斥資1.5億美元興建的2號數據中心,他指該數據中心已於去年12月時投入使用,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現已租出半數機櫃,但未有透露目標回本期。
電訊盈科 創造服務平台
數據中心增加意味競爭逐漸激烈,亦令營運商轉向增值服務發展。電訊盈科(008)強調可提供「全方位資訊科技服務」,企業方案董事總經理霍燿昌表示,旗下多間數據中心並非單純吸引商戶用作儲存空間,而是創造服務平台,供用戶由Apps的設計及分發營運都可提供服務,甚至可協助管理用戶不同地方的伺服器。
近期多間互聯網巨企,如亞馬遜(Amazon)及Google等都加強雲端服務,內地阿里雲及金山雲都逐步發展,或影響電盈數據中心的「平台策略」。不過他認為,現時雲端服務仍無法作出複雜運算,例如網購交易認證、客戶管理等,仍須由數據中心直接向用戶提供服務。
改裝工廈助控制成本
目前,電訊盈科的數據中心主要以改裝工廈為主。霍燿昌解釋,該做法可控制資本開支,有助提高公司的回報率,改裝一間工廠大廈成為數據中心及正式投產,只須一年的投資期,對比取得一塊熟地興建數據中心,至少須三年半時間,前者可按市場需求逐步提升數據中心的容量,成本控制更為靈活。
和記環球 價格穩定趨升
由長實(001)與和記電訊(215)合營的和記環球數據中心,則找到騰訊(700)成為其客戶。
和記環球數據中心主管李煜祥表示,騰訊自2013年8月起成為其客戶,惟沒有透露該企業所處理的數據類別,而其餘大部份客戶則是金融業,有跨國金融企業、銀行、政府部門、中小企等。
擬選址再建數據中心
他指出,和記環球數據中心09年至2014年總投資額達5億元,擬於未來18月至24月興建一個新的數據中心,正於香港、東南亞及歐洲等地尋覓適合地點。
集團旗下現時擁有兩個數據中心,分別位於黃竹坑及葵涌,共有3,000個機櫃,黃竹坑出租率為約60%,公司目標未來兩年將機櫃全數租出。
近年涉足數據中心業務的企業增加,被問及價格趨勢,他指行業一直有穩定增幅,主要關注如何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而和記則在兩個數據中心分別採用Vigilent動力冷卻管理系統,預計可減少電力消耗量及碳排放量逾三成。
【數據中心小知識】
選址條件
香港電訊基建較完善,成為數據中心集中地。本港有多組電訊通訊電纜與全球連接,政府全面開放互聯網市場,令互聯網接入、數據存儲及內容服務等需求迅速發展,增加數據中心用量。另香港出現地震或海嘯機會低,數據中心較少受天災影響。
電費
電費是數據中心最大的直接成本之一,以用作冷卻伺服器、供電、備用電力等。數據中心一般全日24小時運作,故耗電量十分高,以主力經營數據中心的佳明(1271)為例,其招股書披露2013年電力開支錄得2,360萬元,平均每月要交約200萬電費。
保安
數據中心儲存大量資料,容易成為黑客盜取資料的目標。數據中心設有多層密碼鎖、閉路電視等保安系統,甚至不會開放參觀,避免有外人進入破壞。另外,部份用戶更與數據中心簽署協議,不准對方透露其身份,以免成為攻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