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er物語:人人話淡 偏偏炒起 - 張士佳

Trader物語:
人人話淡 偏偏炒起 - 張士佳

金融市場炒作主題潮起潮落,為適者生存之地,投資同投機最忌持有偏見,以致藐視某個市場或行業出現轉勢的訊號,往往錯失入市的良機。
去年10月起,內地A股出現近年罕有之強勁升勢,但大浪初段,大部份人都對霉咗幾年嘅A股持有色眼鏡,即使內地監管機構致力引入外資,滬港通機制開通,以及內地銀行減息等一連串可能改變走勢的因素出現,亦無動於衷,繼續堅持中國爆煲論,悲觀主義上身。我認同金融市場總有日會出現大幅度調整的,但我更相信,發現泡沫形成時,聰明的做法是擁抱它,享受泡泡浴的樂趣,而不是及早離場,這亦是去年我喺報紙及電台不停講A股ETF非常吸引的主要原因,幅圖keep住咁靚,有乜好驚!A股「形」變一日未出現,仍可放心持有。

自由行又翻炒金股?

不過,當然知易行難,我一直極度睇好A股,所以亦極度重鎚,假期前見內地拆息有微微上升之勢,明明無形變出場訊號,懶醒目見獲利唔錯便減持,故此有半注享受唔到最近內地變相降準政策,只怪自己注碼過重,反而增加心理壓力,還好跌咗個柑執番過橙,假期前留意到另一概念。
內地元旦長假,大家可能會留意到內地自由行近月又再於本港鬧市湧現,購物意欲較年初時更高漲。先看統計處公佈數字,11月份內地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升24.1%,較全年累績升幅16.3%高,即內地遊客並沒有因本地政治事件而減少,而且同月本地零售金額更錄得4.1%增長,總金額為農曆年後最高的月份,本地零售業似有走出谷底的勢頭,又係時候先把高人工、高租金等等成見放下,才作下一步分析。若鑽入項目分類,會發現藥物及化妝品升幅逾一成,腦海中立時彈出兩個冧把,莎莎(178)同卓悅(653)。不過兩隻股票幅圖就唔多靚仔,久唔久會聽到莎莎店舖被高價租金搶走,敗北商場舖,始終賣化妝品毛利追唔到高檔奢侈品,租金問題係莎莎同卓悅之死穴,仲未計一大堆加入競爭的廉價藥房,難怪較低檔的卓悅死得咁甘!
最畀得起租的三大行業(金行、珠寶及名牌奢侈品),幅圖最靚嘅係六福(590),搵到個支持位後,一浪高過一浪,似有爆頂之力,所以上周二我亦係facebook度講咗已加注。我有個推測,有部份內地股民過去兩個月已賺大錢,估計有人會想喺股市cash out部份資金,並換入其他資產。金條成為這轉內地人富起來後,第一站吸納之物。始終名錶只能帶一隻,名袋只能帶一個,但金條買多多都無妨,因為只是保存財富之物,所以今轉翻炒落嚟掃金都唔出奇。咁點解係六福升得最靚呢?同周生生(116)及周大福(1929)相比,估值最平,管理又唔錯,已經夠照。當然,升了咁多,上升空間得番一成左右,梗係唔追;不過,一理通百理明,六福(590)可以在去年10月底無人睇好,也變成萬千寵愛,水泥現在何嘗唔係無乜人睇好,上周五港股ADR下跌,如水泥股跟大隊調一調,再向上突破,不妨試扒逆水了。

張士佳
註:筆者持有六福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