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掃了新年的興 - 林夕

誰掃了新年的興 - 林夕

一直不知新年憑什麼會僥倖地,被快樂如影隨形跟蹤。快樂還快樂,新年歸新年,快樂不能少,但是勉強的開心寧可不要。新年流行祝大家新年快樂,但是祝願從來只是良好意願,許多祝願,講完就算,難聽點講句,有點像:喺呢個時候,大家俾啲掌聲大家。祝願之後,就安樂於現狀。
一向覺得,每個人每一天,心裏面都裝載了些什麼,都像一張報紙頭版,自己就是總編,也是唯一的讀者,喜怒哀樂沒有老闆可以干預,哪怕新年當天,開不了心就不用為應節而開。
這個除夕與新年若非常難過,又有什麼好難過的?言論自由受壓,至少要做到心靈任我而行,難得心裏的版面不是官報,新年賀詞排第一,人踩人放在不那麼顯眼的角落。如果連自身的情緒還要勉強維穩,豈不是每次佳節都要做一次麻木的人。毫無代價與理由唱快樂的歌,願我可。
一向不習慣應節,但是,為着明年,要記得今年。本來想在除夕好好地沈澱,檢討自省,跟這世界保持一點距離,躲到了遠遠的暗角,想想過去一年,做的寫的,有沒有自以為是,做了認為對的錯事膠事;有沒有火氣過猛,傷及許多無辜者的感情,是的,樹根也有家人。
好不容易自我警醒,為要艱苦我奮進,得保持身心健康,匱乏我多情,也不能感情過分用事,動不動就對着屏幕的人與事拍案而起。可惜江山不易改,本性更難移。手指還是不受控制,往鍵盤一按:十四歲女童一朵花事件,犯了刑事毀壞罪,也一併毀壞了我的清修。以為政府那麼擔心掃興分子干擾人看煙花擠在一起同慶的自由,這幾天會收斂一點,但是,不。這一朵粉筆花,劃花了新年和諧的假面,我的新年展望也無可回避:我們哭得太早了,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
剛想到這裏,新年快樂的高峰期來了。手機湧出來一大堆爆花紅心,快樂快樂快快樂。我很快地,以笑容符號回禮,就當是這一天的階段性快樂好了。最後,讓我樂起來的,是這一則簡訊:祝新年快樂,一切會更好的,並附握拳符號,本想回一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像我這樣新年不夠快樂的讀者,膠一點也要自慰一句:可以失望,不能絕望;可以傷心,不能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