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十三個月過去,2013年12月初匆匆公幹跑了一趟汕頭。會議繁忙跟當地朋友碰面排到宵夜時份。
平素沒深宵進食習慣,朋友盛情難推掉,沿途邊笑說莫迫我;隨行純吃茶。
深度為食鬼,眼前食物不吸引猶自可,那宵夜各式魚飯海鮮打冷架勢看一眼;即銷魂……十三個月以來,只要有人提出去汕頭或吃潮州菜,即思念那夜的打冷;店名?忘記了。
去之前無心,去後吃得過份歡心,都沒將名字好好記錄。這次重來,央朋友必需將年前打冷店納入是次汕頭食匯之旅。
茶米魚飯,道出潮汕飲食結構,讀過有關當地人臨海而居「一鮮二熟三乾四鹹五醃 」的吃魚方法。過去生活艱苦,米糧不足,靠海吃海,魚獲打撈上來後,不去鱗、去內臟、煮熟、晾乾,可保存數天,剝皮蘸少少鮮味豆醬當飯吃,是為魚飯(減肥至佳,零澱粉質,無糖,魚油Omega 3)有幸得幾粒米煲一鍋潮州糜伴魚飯,美味無以復加。人家如是寫:打冷=魚飯。
朋友認為來汕頭必需吃那過韓江無此味的當地黃牛肉,沿鱗櫛食店珠江路,轉進嵩山路72號旁的橫巷,地方寬敞「福祥李」牛肉館;從未嘗過的蓮藕牛尾湯已滾熟聽候,入口鮮甜清新、牛尾綿滑。牛脊肌、、牛腩肌、牛肚肌……一項一項吃下去,真好吃;可我心思念,還是那家宵夜打冷館!(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