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受羊群效應影響

勿受羊群效應影響

【社福絮語】
今年二月便踏入中國農曆年的羊年,也就是說個多月後,今年的馬兒便得奔馳離去,把地方讓給羊兒逗留。
馬屬運動型一族,不少國家都有賽馬活動,香港更不用說,每周舉行兩次賽馬(間中例外),市民反應熱烈,活動也為香港帶來不少經濟收益。
香港賽馬會更設立了慈善基金,把賽馬部份收益撥入基金內,用以協助不同慈善團體舉辦社會服務,造福社會。羊跟馬相反,給人的印象是馴良的動物,容易控制。
資料顯示,羊分為山羊和綿羊兩大類,屬家畜。據說羊全身是寶,羊乳、羊毛、羊皮、羊肉都可用,因此牧羊業目前在一些國家或地區中仍佔有不錯的經濟地位。
本人怕羶,故不吃羊肉,也不喝羊乳,但羊毛製成的衣物卻是冬天的至寶之一,是禦寒的貼身享受。

多分析 獨立思考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羊群效應」這個名詞,那是指市民從眾跟風的心理,據說羊群是沒有組織和行為散亂的一族,只要有一隻羊帶頭行動,其他的羊便會不假思索跟隨。
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出現羊群效應,就是從眾的心態,跟隨「大隊」去做事;有時即使對事情不大了解,但別人去做,自己便跟着去,為的是怕吃虧。
羊群效應容易發生在青少年身上,因此從事青少年服務的社工該協助他們多點搜集資料,加以分析判斷,然後作出判斷,減少從眾的行為,盡量保持獨立思考。
撰文:資深社會工作者陸鈺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