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真是香港出版界的元老,在香港出版界左右對峙分明的年代,他是隻手撐起半邊天的人物。他為出版的建樹,一般讀者都能說出來。但他未踏入香港之前,他並不是出版界中人,卻是提着頭顱去拚死的革命者。關於這些事實,藍公從來不提,更未見諸文字。只是筆者與之閑聊時,老人家的偶言鱗爪,現在據我回憶,且先後詮次,用饗讀者,亦追念藍公。
藍真,原名宗民,一九二四年生於澄海樟林。讀過好幾家小學,曾考金山中學,只被取錄入陶瓷班。但製作陶瓷非藍真興趣所在,讀了幾天就不去讀了。
一九三七年抗戰爆發後不久,中共汕頭市工委組「青抗會」,是地下組織,還有地下學聯,藍真當時剛小學畢業,年紀尚幼,沒資格參加。但小小的藍真關心時局,訂了份報紙《小日報》,看報學習,了解形勢。並時常跟着中學生大哥哥、大姐姐,挽着桶灰水跟頭跟尾。也時常跟着家姐,用灰水在街上寫標語。
一九三九年端午節汕頭淪陷。當時在潮汕一帶,既有淪陷區,又有國統區,兩區之間往往又有些緩衝區。緩衝區有好幾個鎮,也有好幾個村。這些緩衝地帶什麼人都有,有日本特務,有偽政府的人,有國民黨的人,有共產黨的人,有黑社會,龍蛇混雜。澄海縣城和樟林大概有三十里地的緩衝區,抗戰間藍真在這裏活動,因為出頭出面,故為人所熟知。
藍真幹過傳單攻勢,當時所製傳單內容多為口號,如「抗戰到底」、「反對妥協」、「動員動員全國總動員」之類。當夜闌人靜之際,小小的藍真拿着這些傳單偷偷塞入學校,祠堂、富豪大宅。當第二天人們醒來發現這些傳單時,不無震撼,造成游擊隊曾入村的印象,製造宣傳氣氛。
藍真也曾參加游擊隊,拿槍做戰士。後來轉為拿筆戰鬥,專門搞宣傳。藍真在緩衝區裏教過小學,而側重抗日宣傳工作。其中一項宣傳活動是演話劇。雖然隔了六七十年,藍真還記得演的其中一個話劇叫《麒麟寨》,說的是進步分子去這個麒麟寨,策反土匪抗日,劇情還有愛情故事,進步分子與土匪寨主女兒談情說愛,讓女兒影響父親。
在緩衝區藍真也與偽政府的什麼科長、什麼主任混熟。其實大家互相都知道對方,也互相俾面。但大家都避談政治。藍真與這些人交往,也就暗示將來共產黨不會搞你,做個朋友啦。這真像小說情節。
抗戰勝利後二個月,國民黨來接收敵產,又要對付共產黨這個心腹大患。藍真因為在當地太出名(人稱宗民先生),容易被緝捕,遂潛逃廣州。期間曾在花縣做過中學語文教師,教幾篇古文,教了一個學期,又去廣州。在廣州做過報館譯電員,是譯電報四個阿拉伯數目字那種,譯到條件反射,一望即知為何字。又到省政府水利局治河處,做曬圖工人,曬工程圖。時國民黨沒有什麼建設,一天曬十多張圖就無事,可以看書,藍真那個時候看的書最多。而「治河處」也被人戲改為「治『何』處」了。
藍公說他讀到初中二輟學,纔十六歲已出來賺錢供母。不僅自小浪跡江湖 ,也做過許多行業,遇無數人,歷無數事,到一九四七年來香港,在生活書店工作,從此,開始他在出版界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