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片新人王

網片新人王

清場以後,無力感籠罩我城。瞓過街、淌過血,政府意見接收,態度照舊,甚至變得更荒唐,硬塞粉筆畫少女進女童院。戴耀廷相信,「暴力抗爭遲早都嚟」,《經濟學人》更大膽預測,二○一五年香港或「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中國解放軍進入市區街道部署。」民主抗爭遍地開花,有人選擇以武制暴,也有年輕人用天賦幽默感,上載自家製影片至YouTube,反思社會問題,在YouTube嶄露頭角。無數like和share看似風光,但不禁令人想到:究竟他們正在衝擊主流,以新的媒體力量改變香港,還是曇花一現,終究零落成泥?

記者:彭海燕

攝影:林栢鈞

被時代選中的高登仔 一字馬

Jon Ho、阿賢、堅挺和家明跟很多大學男生一樣,喜歡打機、睇波、上高登。四個大男孩臭味相投,在校園電台合作後一拍即合。阿賢說,他們做電台時專講男人話題,隊名叫「一字馬」,出自林保怡的《智勇新警界》主題曲《一字馬》的一句歌詞「男人心一字馬」。四人渾身散發濃烈佬味,說起高登經典話題,差點笑得人仰椅翻,「我們喜歡的經典,會重複看很多次,例如早期YouTuber小堅的原創片《尋找他鄉的世界出發》。」片中,小堅飾演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以反詰方式,說城市的人比農村好,「最記得是我鄉下那隻牛,牠在我面前常常裝作很勤力,常常走來走去,我知道牠戴着假面具。」看了不下百次,大男孩們上晒腦,對白背誦如流。
四人的啟蒙影片,還包括《都市閒情》安德尊和李錦聯師傅面和心不和,以「無敵鴛鴦鏟」格鬥、周星馳的《國產零零漆》、以及無綫電視足球節目送出「足金金猴」,評述員將「金」字錯讀成粗口音。如果不是雨傘運動,四人可能一直快樂地過活,只記着「球迷羅鳳群得獎足金金猴」等搞笑片段。對於抗爭,堅挺坦言很多事也力不從心,「我哋四個都好關心社會,雨傘期間想做啲嘢,但政府出動防暴警察,走在前線,我哋骨頭未夠硬;在後方支援,又未夠知識。我哋寫嘢唔叻,但想法夠無厘頭,於是想到拍片,做自己可以做嘅嘢。」

搞笑包裝理念 專攻時事特輯

以往,學生在公民抗命中的角色並不強烈,直到新界東北、皇后碼頭清拆等事件鬧哄哄,才加強了學生支持民主的風氣。如今呢?學生儘管藏身校園,也受到外部勢力擾亂清修。一字馬團隊的拍攝契機,正來自李偲嫣率領藍絲到中大示威,要求校長處分參與佔中運動的教授。四個大男孩忽發奇想,以新聞報道方式拍攝短片《反佔.中大.特輯》,直擊坐在圖書館的大學生,如何「很暴力、不理性」地自修,磨蝕塑膠椅子。是否想博出位?四人異口同聲反駁:「我哋個樣好低調,想高調都冇得高啦!」扭盡六壬博君一笑,只因香港人要人提醒,才記起爭取民主的初心。雨傘運動遭遇鎮壓期間,Jon Ho吃過慈母棍,真打,很痛,但他相信,每個人都有權改變世代,「政府管治差,樓價不斷升,年輕人工作二三十年,先夠錢畀首期。我哋拍片係受到社會激發,唔想下一代受苦。我哋就好似《一字馬》歌詞所言:『做大事,願付出畢生代價。』」
這群年輕人深信,用有趣手法包裝理念,社會和政治議題更易入屋。因此,集中火力拍攝時事特輯,例如第二條片《變變變生命力:香港人》。故事以動物紀錄片作包裝,講述港人居住面積越來越小,日籍科學家加藤博士(Dr. Eagle)研究發現,香港人的身體能適應環境變遷,越縮越小,最終可以入住售價便宜的玩具屋。片中的搞笑橋段,正來自腦內儲蓄多年的高登資料庫。四人表達香港人的居所多狹窄,引用了兒歌歌手李紫昕(Purple姐姐)將洗手間改裝成工人房的真實新聞,夾雜典故,說業主Purple姐姐會唱兒歌給租客聽,「李白杜甫孟浩然,幾多文人都係古代嘅經典。」

一字馬團隊是中大學生,新聞與傳播系soc房是他們開會和剪片的重要據點。

《變變變生命力:香港人》以高登笑話方式,幽默反映香港住屋問題。

願望見林保怡 解一字馬之謎

《變變變生命力:香港人》異常好笑,但四人仍「成日驚啲位唔夠好笑」。最近他們受台灣電影《行動代號:孫中山》啟發,發表了《行動代號:禮義聯》的新片,以特務的故事,鼓勵首投族踴躍投票。這部對他們來說是「巨電影」的製作,搞笑程度不及《變變變生命力:香港人》,一字馬成員難免失望,但外界評價,對他們來說純粹用以「自high」,沒商業顧慮。阿賢透露:「團隊不想將拍片變成職業,令創作變得有壓力。我們將來都會有自己的事業,只打算用一字馬的平台,做自己開心的事情。而且我們拍的片太白痴,想商業化也難。」拍片想得到甚麼着數?四人的願望很簡單——和林保怡合照,及問他「男人心一字馬究竟點解?」

《反佔.中大.特輯》
93,214 觀看次數

《行動代號:禮義聯》
33,856 觀看次數

一字馬剛完成大製作《行動代號:禮義聯》,目標是鼓勵首投族登記做選民,用手中的一票,改變社會。

影評人意見*

優點:反諷很有意思,在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香港社會中,原來年輕人的生活一路退化下去,喜中充滿悲。
改善:風格太似周星馳電影,少了創新元素,另外室內場景較為單調,可以使用多些道具。

《變變變生命力:香港人》
40,900 觀看次數

學生兵團代表:一字馬

頻道註冊日期

2014年10月18日
訂閱頻道人數

4,570
觀看影片次數

165,925
男女觀眾比例

男75% 女25%
原創影片數目

3條
最多瀏覽影片

《反佔.中大.特輯》 (93,214 觀看次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jqpKVczDU4
主要觀眾群年齡

18-24歲

專業華Dee風靡菜街少女 學舌鳥

近日參考《獨自去偷歡》MV翻拍而成、諷刺時弊的《日日去鳩嗚》MV爆紅,連帶飾演劉德華的何啟華(華Dee)也人氣飆升。在旺角西洋菜街接受訪問期間,有粉絲認出華Dee,爭着拿綠茶給他簽名,而華Dee做戲做全套,食指放在唇邊說:「乖!」學足劉德華安慰瘋狂粉絲的動靜。華Dee演技出神入化,舞蹈流暢自然,皆因來自戲劇專業,「我係電影及電視系畢業,跳開街舞同Hip Hop,也很喜歡做戲。」
MV在旺角鬧市取景,此處連購物都被視為挑釁,喜歡演戲,警方又怎會放過你?學舌鳥成員,像打游擊戰一般,以對講機通風報訊,更「拍膊頭」出動五位攝影師,務求速戰速決。編劇阿修透露:「在旺角拍片很危險的,隨時會被壞人挑釁。所以我們要盡快拍攝重要的場景,譬如垃圾桶。」每遇到警方,他們就停止拍攝避風頭。
「學舌鳥」的隊名,取材自《飢餓遊戲終極篇:自由幻夢1》的Mockingjay,是象徵自由的標誌,隊員希望以此表達抗爭理念。目前團隊幾乎全是演藝專業畢業生義務幫忙,拍攝效率迅速。他們計算過,如果要收費,拍攝成本至少一萬元。如今《日日去鳩嗚》的MV,製作成本全來自道具,埋單一百不到。常說香港是銅臭之地,可是到了被迫發出最後吼聲的時候,總有人站出來,不怕吃虧。學舌鳥十二月十二日上載第一條原創影片《陳浩南教書篇2014 [警察招募日]》,描述警察如何濫權,導演阿天說:「好多人pm我哋,想幫手做化妝同音樂,我哋都好歡迎其他成員加入。」

《日日去鳩嗚》模仿劉德華拍MV,背景剛好有劉華醫生的燈箱。

MV中華Dee從垃圾桶望出來,模仿劉江華橫額前放有垃圾桶的有趣模樣。

粉絲買綠茶給華Dee簽名。

五湖四海 勇字當頭

學舌鳥沒有頭目,沒有常規隊員,真正五湖四海聚在一起。只要有共同理想和能力,誰也可以加入成為其中一員。當然,還有一個要求——夠勇敢。相貌甜美的演員Jackie在訪問翌日要北上做些私事,也擔心被關員扣押,被拒出境。編劇阿修在拍攝期間,更早有多手準備,隨時擔保隊員離開警署。演員之一的阿軒,擔心團隊有政治取態,或被秋後算賬,不敢在訪問中披露全名……如此顧慮,多不勝數。香港的天空仍是白色,未完全變黑,只是有點恐怖。

《陳浩南教書篇2014 [警察招募日]》
320,083 觀看次數

《民間特首現身答謝觀眾》
68,347 觀看次數

影評人意見*

優點:舊MV手法跟到足,扮劉華又夠chok,翻拍效果很好。
改善:沒甚麼好挑剔了。

《日日去鳩嗚》
492,231 觀看次數

演藝團隊代表:學舌鳥

頻道註冊日期

2014年12月11日
訂閱頻道人數

11,701
觀看影片次數

850,998
男女觀眾比例

男83% 女17%
原創影片數目

3條
最多瀏覽影片

《日日去鳩嗚》(492,231 觀看次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2UW7VawmGI
主要觀眾群年齡

25-34歲

熊仔頭試拍愛情片 FHProductionHK

網絡瞬息萬變,二○一二年熊仔頭和老友史迪仔成立FHProductionHK,主要為了博君一笑,而用上Production之名,純粹因為「個名威啲」。由於史迪仔性格害羞,不願以真面目出鏡,熊仔頭為配合老友,一直以頭套形象示人。當初香港的YouTuber尚未專業化,二人用「DC仔」拍片,以膠帶與琴架黏合充當腳架,憑着幽默的對話,獲得不少觀眾的青睞。可是熊仔頭認為:「keep住一個風格會死,一直想慢慢轉變。以前為了自high,現在拍攝心聲居多。」二人近日投資五位數字,用上四個月時間拍攝愛情電影《一天》。雖然內容被指「抄考」了多部外國作品,但此類獨立製作在香港仍屬新鮮,在網絡風評仍不錯。
熊仔頭說,隨着知名度增加,「越來越多品牌找我們拍片,站在觀眾立場,當然不希望我們拍商業片,但我們覺得,只要影片拍得好看,觀眾自然會受落。」有網民得知頻道涉足商業,立刻指摘,史迪仔看到此類留言,通常看得很開:「呢樣嘢一上心就大鑊。」他們認為,觀眾看到廣告後反感,令人氣下降,皆因廣告拍得不好看。以FH製作的三段廣告《女人有話兒》、《捉不緊的歲月》、《我來自YouTube》為例,收視沒比其他片段差很多。「老闆愛干預拍攝概念,通常不認同軟推銷。遇到肯放手的好老闆,例如香港電視的王維基,發揮空間會大一點。」但二人坦言,隨着拍片年資增長,對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單靠廣告收入,難以維持生計。「我們需要一個月設計一份劇本,而廣告的收入,現在剛剛好平衡支出,很難賺大錢。」

《我在香港讀書的日子》(上)
1,005,387 觀看次數

影評人意見*

優點:《一天》講feel,建基於集體回憶,悲喜交集的愛情小品,內容學周星馳的舊版《西遊記》,短片來說已經很流暢了。
改善:校園風格不夠強,課室太空,可增加演員和佈景。如想帶出校園風格,可參考《那些年》等非本地製作。

《一天》
568,459 觀看次數

職業團隊代表:FHProductionHK

頻道註冊日期

2012年1月19日
訂閱頻道人數

347,752
觀看影片次數

24,576,665
男女觀眾比例

男71% 女29%
原創影片數目

30條
最多瀏覽影片

《男人有話兒 3》(1,451,904 觀看次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K_zELg0SM
主要觀眾群年齡

18-24歲

影評人:衝擊主流創作

影評人鄭政恆認為,相對傳統媒體,YouTube影片的製作成本較低,創作自由度大,獨立製作單位能因應個人興趣,拍攝一個議題,是一個好的現象。問題是,這類的製作,能否集結到一份力量,衝擊主流媒體。「80年代的電視劇和流行曲,全部年齡階層的人都喜歡,觀眾從8歲到80歲都有。現在YouTube的影片,觀眾多集中在年輕群組,距離衝擊主流媒體還有很遠的路要走。YouTube頻道仍予人業餘的感覺,我期待在YouTube拍片的人,有機會在其他平台發揮得更好,例如嘗試和新媒體合作,衝擊主流創作,而非作為一個逃避的空間。」

影評人鄭政恆

*:三個團隊的影評人意見皆出自鄭政恆

註:觀看次數,截至截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