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一年樓價越升越高,越細越好賣,反映港人高樓價下迫於無奈以銀碼優先,檢視2014年香港樓房有以下特色。
(1)沒有更細,只有更細:長實(001)去年推售大埔嵐山I和II期,設於I期最細劏房單位為177方呎,曾以「1+親形式」連同毗鄰一個三房單位合併出售,但個別買家放棄連購細單位,被棄購細單位其後加價獨立放售。其後II期更推出更細的165方呎開放式單位,但越細越好賣。多個單幢樓甚至大型樓盤亦傾向這類開放式或一房細戶;
(2)新界樓升幅跑贏市區樓:2012年9月新地(016)開售屯門瓏門1期,首批60伙建築呎價衝上1.1萬元令市場嘩然,除發展商品牌效應外,亦因鐵路網絡拉近新界樓與市區樓距離,隨着白表免補價購買綠表居屋計劃、新居屋重售等政策刺激上車客瘋狂置業,新界樓的升幅遠超市區樓;
(3)凶宅也搶高,連帶半契樓翻生:因住宅樓價普遍升三成或以上,連帶凶宅也追貼市,由最多低市價四至五成至只有兩成差距,令曾以收購凶宅的投資者轉而向另類物業埋手,如半契樓或殘契樓,因低市價五成或以下,新界個別偏遠的物業不用100萬元便有交易。
今年樓市走勢,上半年仍受惠美國不加息消息刺激下,交投仍趨穩定,下半年變數太多難以預測。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