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ver:我的新年願望 - 陳恩能

Sunday Fever:我的新年願望 - 陳恩能

2014年,是最好的。因為香港的青少年,讓人看到已經絕迹多年的生機和希望。此前大家不是都在說,由「大人」打造的city在dying甚至是dead嗎?這就好了,現在來個火鳳凰重生。佔領近80日期間,至少證明了中環等鬧市街道絕對可被封至少一天,以用作舉行賽車或馬拉松等比賽。
月底香港馬拉松最為人詬病的地方之一,就是大部份路線都跑在杳無人煙的「地標」,如青馬大橋等橋和隧道。這樣的「沙漠路線」根本是「離地」,與倫敦、柏林、波士頓或東京等「世上6大馬拉松」的理念背道而馳。倫敦馬拉松在大笨鐘和倫敦眼等心臟地段舉行,務求吸引市民前來消費和打氣;連「不入流」的巴黎馬拉松都路經香榭麗舍大道和巴黎鐵塔等真正景點,以於全球電視直播上收推廣旅遊之效。真正懂的朋友會知道,即使參賽人數年年遞增、即使今年同場再辦亞洲賽、即使路線屬國際田聯銀級道路賽,香港馬拉松的國際地位僅屬亞洲中游,而且早被較遲起步的廈門和杜拜等超越。為甚麼不把目標訂高一點?為甚麼不能與6大看齊?
很多人會答「政府廢」,這當然,但未免太簡單。正如香港的自由民主一樣,部份大賽也是一點一滴地敗在自己人手上;離地多年的路線,來自做滑了頭、不再敢夢、不求突破的主辦單位。大家還要記着,路線只是眾多問題之一,還有早得不合理的開跑時間、沿途氣氛、終點迎接領導般的打氣方式等……
進步始於改變,改變就是會痛,這是所有從打工仔變身自由工作者或創業者所能明白的。通往真正成功的路,永遠是難行的,但世上那有易行的成功路?新世代已經重新啟蒙大人,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問效益,只求做對的事。希望我們從2015年起,never settle for less!

陳恩能
(丹尼爾)體育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