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博格:交換生 期待又緊張 - 吳志森

父女博格:交換生 期待又緊張 - 吳志森

怡:
還有不到一個月,就開始做交換生。雖然時間只是半年,要張羅的着實不少。由簽證到機票到住宿,然後是衣服藥物電腦日用品,寫好清單,總擔心掛一漏萬。現在一切已經準備得八八九九,需要的物品也開始陸續放進行李箱中,開始時的忙、煩、亂已逐漸過去,現在應該放開心情,迎接新的學習生活。
由小學、中學到大學,你的轉變很大,由一位內向被動的小女孩,到甚麼都不怕嘗試的大學生。每一次新經歷,你都成長不少。今次做交換生,你比較主動,不似以往遲遲都下不定決心,這表示你開始成熟,邁向成年人的階段。
你住在大學宿舍,每星期回家最少住兩個晚上,雖然未至於連衣服都拿回家洗,但嚴格來說,過的只是半獨立的生活,有疑難、有煩惱,都有老爸媽咪可以幫忙。今後半年,一個人在外地生活,還可以用WhatsApp跟我們商量,但解決問題,就得靠自己了。這是訓練獨立的大好機會。終有一天,你們會離開家庭遠走高飛,就當今次是個準備吧。
怡,你很少跟我們談到對交換生活有甚麼期待,或許你早已有自己的計劃。這半年,要選讀與本科有關的課程,還會與大學的學分掛鈎。但老爸認為,課堂上的學習還在其次,最重要是經歷上的學習。多交不同國籍的朋友,了解他們的文化,放假到不同國家遊歷,不是吃喝玩樂純觀光,而是親身體驗他們的生活風情,開闊眼界視野。
老爸有個提議:這半年,詳細記下所見所聞所感所得,多寫一些文章,是否能結集成書都好,留個記錄,就像今天你們再看兒時的文章一樣,將會回味無窮。老爸

Dad:
講起做交換生,我常常跟死黨說,我期待又緊張。
期待,是因為交換生不(太)受學業束縛,能夠自己計劃行程,每天做甚麼不做甚麼,全由自己決定。我可以讀些新奇有趣的科目,也可以走堂去旅行。
但一切的行政手續、生活開支都要自己決定,要獨立解決問題,不能「嗲」你們,也不能跟妹妹傾心事。想到這裏,覺得有點可怕。
管它的!雖然我遺傳了你的緊張基因,但原來只要鼓起勇氣衝過去,回頭看,事情也非想像中那般複雜。
出發前定下三個小目標:一,厚着面皮結交一些外國朋友;二,與知己一起去旅行;三,建立一些新的習慣,例如多點下廚,每天寫日記、做運動。Yee

Profile:

傳媒人,關心時事,更關心兩個寶貝女兒的成長。
怡:大學生,探索人生,容易滿足。穎:中學生,愛完美,對生活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