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社會越來越光怪陸離,在80後女生Cathy眼中比鬼怪故事更加恐怖,她製作手造書《魑魅魍魎》便以手繪插畫諷刺時弊,暗喻有「紅洞」正侵蝕香港,出現「洗腦魔」和「水貨小鬼」等妖魔鬼怪,希望讀者看後有反思,嘗試了解真相。一系列由年輕人製作、不滿社會現況而發聲的手造書,今日起在創意DIY書展展出。
記者:袁樂婷
Cathy的創作靈感來自日本漫畫《百鬼夜行》。她說,現在的香港猶如地獄,官員不辨是非、貧富懸殊、滿街金舖逼走老店,令她感絕望和無奈,「但呢度係我成長嘅地方,我永遠唔捨得走」。年輕一輩渴望自由,雨傘運動雖落幕,但種下民主的根。
解讀中港網友愛國態度
繪本《魑魅魍魎》以第一身出發,主角在咖啡店遇到奇怪博士,聽他說故事。博士說,從前有個城市被紅洞侵蝕,「黑手」拉開洞口讓鬼怪爬出,水貨小鬼將一切有利可圖的帶走;住宅大廈會吃錢;奸詐的洗腦魔改寫小孩思想;還有失明「奶媽」要靠相同回聲分辨同伴。她藉故事暗喻香港現況,讓讀者自行聯想鬼怪角色諷刺的對象。故事結尾,城市人團結捍衞家園,是她對香港的祝願。
筆名「陳小絕」的Kimmy則輯錄與內地網友的電郵對話,並模仿電腦介面製成手造書《擦身而過》,反映兩地人對一國兩制的解讀與兩種愛國態度。
兩人從霧霾天氣、黑心食物,聊到台灣反服貿、白皮書等政治議題,Kimmy深刻體會文化差異。她批評白皮書破壞一國兩制,對方卻說「唔係喎,中央電視台同幾份報紙都話香港人好歡迎(白皮書),又引述領導人講過乜嘢。香港人諗乜,原來佢接收唔到」。網友並非事事對着幹,提到黑心食物和隨處便溺也感憤怒。
她相信溝通帶來改變,雙方爭持不下時她寧願暫退一步,「反咗面就冇得傾」,笑言「長遠慢慢『喃嘸』佢(說服對方)」。
第八屆港青創意藝術教育計劃(YMCArts)「自發作」創意DIY書展今日起在Kubrick油麻地書店舉行,展出《魑魅魍魎》和《擦身而過》等22本手造書,全由本港年輕人創作。計劃負責人陳文儀說,希望鼓勵年輕人藉書發聲,與社會拉近距離。手造書均限量發售,售價於78至328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