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尺金寸土」,難為尖子建築師吳鎮麟(Otto),面對320呎的「的骰家」,最煩惱如何用盡空間收納。他安排雜物住進「地下室」,井井有條。地上空間靈活多變,是與同事拚命趕死線的工作間,也是與朋友遊戲乾杯的派對場地,更是獨自觀影讀書的hea位。這個他稱為4D的家,到底多了哪一D?
記者:葉青霞
攝影:劉永發、陳永威
Otto的家進門即見大床,沒辜負「開放式家居」之名。獨居的他從來就把這裏當作一個共用空間,會宴客也會見客,「這是個4D空間,4D的第4個dimension就是時間,設計時我注重這裏不同時候的需要。我會在這裏度過怎樣的時光,就用家中不同設施和佈局去方便自己。」家居設計不在乎電視放哪、梳化放哪,正如Otto根本不看電視,只看電影,與其煩惱電視位置,不如think big,想想如何在家建立小型戲院。Otto於美國留學時愛上home party,於是不時約朋友上來開派對玩遊戲,用一堵可塗鴉的牆來計分,perfect;玩到筋疲力盡,自己的雙人床墊可一分為四,變成四張單人床墊讓朋友留宿。在他的設計公司開業前,這裏曾是他與拍檔搏殺之處,所以書桌下還有另一書桌。有其人才有其屋,建構居室要宏觀,3D思考都不夠;當中以人為本的細節位,要微觀,最好諗到納米咁細緻。
納雜地台 來自挪威的森林
80後獨居男生的家,理應雜物滿天飛,但Otto的家卻整齊過示範單位,「其實只是將麻煩雜物安置在地台下與小櫃中,常用的放在就手位置,少用的放床下位置。」地台明明是樓價比天高而逼出的生活智慧,但它在視覺上確能取悅眾生,踏上去走下來,不知怎的,很有童趣,「我經常帶客戶來家中傾談,很多人看到地台都很喜歡,偌大的收納空間當然吸引,升高了的地台看來也甚有玩味,很討大家歡心。」他提到自己不喜歡「碌落床」的感覺,床邊平台有種把床延伸的感覺,是他刻意營造的。地台的松木來自挪威的永續森林,輕身耐用,方便經常打開。
室內設計師可能較着重選取物料,但身兼建築師的他則會同時想如何創造物料。Otto喜歡實現非典型設計概念,強項是科技。想法多多的他對於家中冷氣罩都很講究,利用電腦程式指控機械臂把纖維木板切割,呈現竹節紋理,冷氣出風處通窿,其餘位置密封,「花了很多時間寫電腦程式,除了冷氣罩外,浴室門同樣用此方法製成。」浴室大門紋理特別,與家中其他直紋線條很配襯。其中人體工學凹陷手柄位極具巧思。其實室雅何需大?最緊要心思無限大。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