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若然說2014年是內地股市天下,相信沒有人會反對,新一年走勢又如何呢?本報訪問多名基金經理,他們均表示今年能否食糊,均繫於A股走勢,雖然對A股長中短線表現非完全一致,看好板塊亦包羅萬有,但普遍認為炒上機會大,逢低吸納勝算高。
記者︰林靜 梁嘉麒
霸菱方偉昌:今年有望升兩成
內地股市去年底大幅急升,嚇窒市場,不少投資者正憂慮調整快來,但霸菱資產管理董事方偉昌則顯然並不擔心。
方偉昌指出,內地股市即使經過一輪急升後,目前市盈率(PE)亦只屆12至13倍的貼近平均水平,就算上升空間沒有早前般大,亦不代表目前估值偏貴,預料今年大市仍會有兩成的升幅,並會從近期被市場漸漸淡忘的城鎮化概念股中尋寶。
方偉昌又指,內地散戶正在開始重新配置資產,早前餘額寶等理財產品與樓市的資金,正在流向股市,是引發近期大升市的主要原因,短線市況預期會急波動。
即使A股估值已貼近平均水平,但他指A股是散戶市,而散戶買股不受估值左右,「之前創業板嘅泡沬都維持咗好幾年,而且唔少大品牌嘅PE都只係單位數,資金調配唔會咁快完結。」
留意城鎮化概念股
不過,他指出,過去一年市場投資主題欠奉,希望今年情況會有所改變,又期盼A股在上半年熱炒過後,H股至少可以在下半年追落後。他個人則認為中國儲蓄率高,內需亦強勁,而且未來10至20年的故事仍在城鎮化概念,因此認為內房相關需求仍然存在,故此會從網絡、教育、環境及醫療等行業入手,「希望買到未來嘅騰訊(700)同阿里巴巴」。
同時,他看好內險股及券商股可以受惠內地改革;至於看淡股份方面,則有電訊股及能源股。
柏瑞張誠均:新經濟股長線佳
新舊經濟概念在2014年沉寂,至去年底才見低估值的舊經濟股發力。柏瑞投資常務董事張誠均表示,中國今年將會在放水與中央收水的拉鋸中波動,揀股變得更形重要,並相信短線以舊經濟概念股最有上升動力,惟強調中長線選股方面仍以新經濟股為主,並且尤其看好風電股、醫療股及內險股。
A股提防大波動
張誠均指出,2015年只要看中三大主題「就可以大賺」,分別是美滙、油價及內地息率。他認為,今年全球經濟增長不會突出,資金流向會主導資產市場,而目前A股散戶正趁着減息及降準的憧憬,在進行資產重置,A股走勢因而仍會走強,惟只要中央有針對亢奮股市的口吻或行動,便會觸發市場調整,隨時引發A股大幅波動。因此他認為,港股短線風險較A股少,而且低企油價有利美國消費,對受國際因素影響較大的港股,或更利好。
揀股方面,張誠均則傾向以估值入手。他透露,旗下持倉中近半為長期看好股份,四分之三均為新經濟股,當中看好醫療股的增長動力強勁,風電股亦有機會在今年初受惠去年的低基數效應,漸漸浮現投資價值。
至於舊經濟股之中,內銀目前的市賬率(PB)為0.7至0.8倍,仍屬吸引,內險則仍看到可觀的上升空間,惟他指券商股估值已大部份反映,電訊股增長動力弱,不值得看好。
摩根譚慧敏:A股續跑贏H股
內地股市升勢可以延續多久成市場焦點,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譚慧敏認為,減息及降準憧憬可在未來兩至三個月持續,甚至在春節期間見到實質行動,支持內地股市繼續造好,A股續跑贏H股。不過,她指倘寬鬆政策不能夠在下半年持續,且若A股納入MSCI的預期沒有應驗,則要提防出現大調整。
保增長必保內房
譚慧敏表示,市場短線繼續聚焦A股,以開戶情況看,內地投資氣氛已見改善,寬鬆政策亦會針對房地產市場而持續,「內房收縮會影響好多行業一齊收縮,要保增長就先要保內房」,估計在資金緊的農曆年前後,降準機會最大,但幅度不大,次數估計亦只有2至3次。不過,急速升勢或引發對沖基金食糊,加上目前內地「基本因素麻麻哋」,倘下半年中央沒有延續寬鬆政策,MSCI納入A股又落空的話,市場便有大調整風險。
在寬鬆政策下,譚慧敏相信在未來3至6個月仍可支持內地股市向上,不過H股因同時受制於外圍因素,表現未必跟得上A股。
對於受惠股,她指敏感板塊如內房及內銀短線看好,惟長線到2至3年的主題,則仍以改革為主,內險、新能源、醫療、券商及科網都宜留意。
翱騰祝振駒:1月表現最關鍵
中資金融股去年底由蟲變龍,翱騰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祝振駒接受訪問時表示,已身體力行進行換馬,對於今年中港股市表現,他直指1月可謂定生死,因為正值外資為全年投資做配置之時,有機會觸發新一輪升浪。
他表示,中港股市能否再上一層樓,熱錢走向成為關鍵,「如果繼續塘水滾塘魚,板塊只會輪流炒,但只要有新資金湧入,一定可以推高整個大市。」對於A股表現,祝振駒預期今年牛市會繼續,但不會再一飛沖天,而是「慢慢上,中間有波動」,預期起碼會有一成升幅。人民銀行去年底出其不意減息,他認為今年放水活動陸續有來,但幅度卻難以估計,但肯定對股市有利。
中資金融股未升完
個股方面,他繼續看好中資金融股,「很多基金礙於難轉身,依然未買夠貨。」若果購買力爆發,絕對可以注入新動力。當中又特別看好平安保險A股,因為早前已成功配股,集資壓力已除,A股升市亦帶動其投資收入;另外,棄H買A則因內地股市動力明顯較本港股市強。內銀股則比較看好民生銀行(1988),認為估值較平,券商股則只宜短炒,當中又以銀河證券(6881)最值博。
安本姚鴻耀:消費相關股吸引
投資市場不少人以板塊為買貨考慮,但安本資產管理中港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鴻耀則表示,其個人並不是主題投資者,只重視從下而上揀股,並相信市場2015年波動較去年多,尤其提防在美國加息陰霾下,新興市場會出現如2013年時的突然走資潮。不過,他指在調整市下,反而是吸納抗跌力強股份的機會,他個人則會從消費行業入手尋寶。
倘有調整 買貨機會
姚鴻耀指出,美元強勢會引發資金撤回美國,重演2013年的情況,但由於市場或已有戒備,影響只會短線,若沒有大隱憂,反而是買貨機會。對於內地股市近來的急升,他指升勢能否延續,視乎中央政策上是否容許,從基本角度看,A股已因短線過大反彈而出現風險,「投資者在炒,連管理層也在賣股,市場信心面看來不大」,相反H股相對便宜又理性,是較好的吸納選擇。
作為長線基金投資者,他指20倍市盈率(PE)以下股份仍算合理,部份舊經濟股的合理值則在12至13倍,但目前不少已經炒至15至16倍,估值開始離譜。姚鴻耀個人長線看好消費相關的投資題材,包括運輸、酒店、醫療、內險及內房等,惟亦要再細心挑選個股,如整個醫療行業未見真正完善改革,加上反貪因素,要避開潛在受影響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