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於周二公佈2014年11月的本地零售業表現。零售業銷貨總額按年上升4.1%,當扣除期間價格變動後,零售業總銷貨數量則按年上升7.5%;兩項零售數據均較預期為好,反映佔領運動對零售業未有帶來嚴重衝擊。在內地旅客數量繼續增加的影響下,本地零售業面對過去幾個月的增長顯著放緩的困境已露出曙光,加上2013年內地旅客的「掃金潮」效應逐漸消失,筆者相信未來幾個月的零售業表現會回復健康增長。
習近平在今年的新年賀詞,再一次強調嚴打貪腐,這訊息相信會繼續影響訪港的內地遊客在高檔消費品的支出。但從11月的分項零售表現,內地遊客於中檔貨的消費保持不俗增長;以藥物和化妝品的類別為例,即使在10月佔領行動的高峯期,其消費量總額和數量均出現平穩的升幅,而11月的增幅更回復佔領行動前的強勁增長。
零售業逐步回復正常增長對本地經濟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因為私人消費支出和零售業表現是有很強的關連系數。一旦零售業轉好,這意味有頗高的機會內部消費也出現改善情況。如果讀者對香港經濟有一定的認識,相信知道私人消費支出佔本地生產總值(GDP)高達六成。假若上年第四季的內部消費表現維持健康增幅,對支持2014年香港的全年GDP增長肯定有正面幫助。
2015年剛剛開始,香港經濟能否承接上年第四季的勢頭出現較強的表現,仍是未知之數。但從中文大學生活質素研究中心公佈的2014年11月份消費者情緒指數來看(附表),市民對未來幾季的經濟評價仍然保持較樂觀的看法。以筆者估計,12月份的消費情緒可能因為佔領行動的結束而變得更加樂觀。加上樓價不斷創新高,而內地減息又帶動本地股市,尤其是國企股上升。在「財富」效應的推動下,市民肯定在消費方面有良好的增長表現。
另一個利好今年本地經濟的因素是最近兩個月內地旅客的數量明顯增加。雖然內地旅客的平均消費因為中央政府打擊貪腐而下降,但非常幸運,由於內地旅客數量加速增長,這方面足夠抵銷平均消費減慢的問題。當然,太多內地旅客為香港帶來一定的社會成本,但從支持經濟表現來看,內地旅客消費仍是一個重要因素。
最後,筆者想討論外圍經濟情況。日本和歐洲的經濟均是一潭死水,沒有太大機會成為今年環球經濟的亮點。而中國已啟動減息和降準,反映內地經濟放緩速度較預期為快。究竟現時中國經濟的真正狀況如何?相信沒有太多人知道真相。但2009 /10年投放四萬億人民幣救經濟所產生的生產過剩(excess capacity)後遺症已成為中國領導層的一個大難題。正所謂:「唔衰都唔減息。」大家不應因為中國減息和放水,而對今年內地的經濟表現抱有太大的期望。
反而,美國經濟仍是2015年環球經濟的火車頭。雖然美國聯儲局將會在今年第二季加息,但因為加息幅度大約是一厘,所以對美國經濟的復蘇速度沒有太大影響。香港採用聯繫匯率制度,美國加息是會推高港息,但由於預期的加息幅度不大,香港經濟相信仍能保持活力。美國始終是最大的經濟體系,其經濟有好表現,對香港經濟也會產生支持作用。
整體而言,筆者預期今年香港的經濟表現(尤其是上半年)不會太差,筆者希望自己的預測能夠成真吧!
http://acecentre.hk
關焯照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