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月 小巴客量升

佔領月 小巴客量升

【本報訊】佔領運動期間,建制派大聲疾呼指控佔路令運輸業每星期損失20億元,潮聯小巴公司更聲稱經濟受損而申請禁制令。運輸署近日公佈10月公共交通乘客量數據,卻顯示運輸業其實各有輸贏,大部份影響輕微,其中有份申請禁制令的紅色小巴,乘客量不但無跌,更上升了約2%。真正受影響的只有新巴及電車,乘客量分別大跌18%及25%。
佔領運動由9月28日開始,對交通的影響在10月開始浮現。運輸署公佈的10月份公共交通乘客量數據顯示,在11個陸路公共交通工具中,六個乘客量有上升,有五個乘客量下降。

港鐵成大贏家

多個運輸業團體10月中在亞太法律協會會長鄺家賢協助下舉行記者會,公佈佔領運動令運輸業每周損失20億元。其中的士及小巴業聲稱收入下跌一半,所以要向旺角佔領區申請禁制令。運輸署統計卻顯示,10月份紅色小巴及專線小巴乘客均比9月上升了2.3%及4%。而的士10月乘客量只比9月輕微下跌3.8%。冠忠巴士亦向金鐘佔領區申請禁制令,但10月份非專利巴士乘客量其實比9月微升1.2%。
港鐵成為佔領運動大贏家,10月乘客量比9月上升11.8%。由於不少人改乘渡輪過海,天星小輪10月乘客量也上升了18%。真正大輸家是電車公司,10月乘客量大跌25.3%。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