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HiFi發燒友,大概估到他的客廳必然放滿器材、電線,以及人咁高的喇叭!然而,玩了廿年音響的阿Lok,家中擺設看似平凡,但只要細心留意居中那個細小器材,自會如夢初醒。「它雖然是一部韓國的便攜式音樂播放器,卻是全屋靈魂。」沒有誇大,現場接駁一對丹麥喇叭播放管弦樂,禮炮聲加上小提琴的拉奏聲,確實如他所言:紮實有低頻,爽朗夠清新。
記者:陳國輝
攝影:劉永發、陳永威
大家肯定有個疑問,身為HiFi發燒友,他怎麼會以一部便攜式播放器取代總值幾十萬的高級器材呢?阿Lok就解釋,以往返到屋企,聽歌時要先開CD player,然後再開兩部Clock,每次總要花一點時間幫它們「暖身」,直至近年流行將數碼音樂直接抄入播放器,每日出門返工搭車前,他只要由底座拔出AK120 II,放工回家後,插回原位就得,過程簡單方便。
他又說,別以為以便攜式音響作HiFi播放器,音色落差會很大,以他所用的AK120 II為例,本已內置Dual DAC設計,具一定的分析能力,加上光纖傳輸、接駁Cambridge Audio解碼,令本來像真度頗高的音色,表現變得更圓滑,並滲入一份英倫風格。
阿Lok坦言,近年坊間多了一些高級的便攜式播放器,的確是好事。「例如它的操作比CD player簡單,亦毋須騰出大量空間來放置前後級,最緊要是HiFi發燒友不用投資好大,便能享受高質素音樂!」
韓國夾丹麥 爽朗兼紮實
以阿Lok的配置為例,主菜包括韓國AK120 II、日系Cambridge Audio DacMagic 100,以及丹麥的Dynaudio Contour S 3.4,總投資約值$65,950;相反,他在六年前添置的CD Player、兩部Clock再加埋Goldmund前後級,這裏便花了$351,700!
當然,豐儉由人各取所需,現場以阿Lok的這套「輕便裝」來試聽管弦樂,禮炮部份值得一讚,不但低頻紮實,六發響聲中,更聽出不同的位置感;至於一截輕柔的小提琴奏樂,明顯有點輸蝕,但仍感受到每種樂器的層次感,分析能力頗強。
阿Lok
•
小時候受朋友「毒害」,九十年代尾買入首套Panasonic迷你組合
•
工作後,又添置了英國品牌Musical Fidelity前後級
•
婚後選擇以家庭為重,並視音響為一種純粹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