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聲明》當日早上 鐵娘子趙紫陽密斟大亞灣核電合約

簽《聲明》當日早上 
鐵娘子趙紫陽密斟大亞灣核電合約

【英國檔案解密 二之二】
【本報訊】英國在中英談判桌上節節敗退,卻為她換來巨大商機。更多解密文件顯示,英國在談判期間一直着眼英商在中國的各項經濟利益,包括港人強烈反對的大亞灣核電廠。英國外交部為促成英國在大亞灣的發電機合約,建議首相戴卓爾夫人在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當日早上就與中國領導人洽談,並明言會談保密,不擔心港人知悉後影響對英國觀感。
記者:林偉聰

英國覬覦大亞灣核電廠帶來的利益,但擔心影響港人觀感,於是外交部建議由戴卓爾夫人親自與中國領導人討論計劃,更明言會談不對外公開,故不會有影響香港觀感的風險。(The content of these talks will not be public, and thus there would not be the same presentational risks vis-a-vis Hong Kong.)

大亞灣核電廠計劃80年代初由廣東省政府提出,由粵政府與中電組成合資公司發展。廣為港人所知,核電廠從法國引入壓水式反應堆,但其實核電廠的發電機組是由英國通用電氣公司(GEC)提供。
新一批解密文件中,有一封外相賀維私人秘書里基茨的信件,透露賀維與戴卓爾夫人曾考慮帶同包括GEC的商界成員訪京,但諮詢港督尤德後擔心會被香港傳媒大肆報道,造成「我們將香港賣給中國後,現在收到獎品(getting our prize for having sold out Hong Kong to the Chinese)」的印象而打消念頭。

大亞灣核電廠

粵政府80年代興建大亞灣核電廠引起港人強烈反對,表面聆聽民意的港英政府背後其實一直推動計劃開展。

過百萬港人聯署反對

信中又指賀維稱當時最重大項目就是大亞灣核電廠,但留意到計劃在香港因對核污染的擔心而不受歡迎,故建議兩種策略,一方面不催促香港行政局通過計劃,以免行政局「災難性地」否決計劃;另一方面就建議戴卓爾夫人訪京時親自與中國領導人討論包括大亞灣等經濟合作,並明言會談內容不公開,不會影響香港對英國的觀感。
結果在簽署《聲明》的同日早上,戴卓爾夫人就在與總理趙紫陽的會面中提出核電廠計劃,表示會為中國提供最佳融資條件;趙確認發電機組將由GEC提供,但指GEC是首次生產這類發電機,向戴卓爾夫人壓價;戴卓爾夫人就保證發電機質素,表示會控制通脹以防價格大漲。雙方亦討論了飛機買賣事宜。
翌日戴卓爾夫人訪港,未有向兩局議員提及此事,但就與中電主席羅蘭士嘉道理會面,討論成立合資公司的困難;嘉道理乘機向戴卓爾夫人投訴,指港人國籍安排令他流失人才,要求英方破例為前中電執董李悅波提供英國護照。
賀維在1984年已提出英國應與中國建立核能合作協議,爭取英國企業在中國的商業利益,因此英國促成大亞灣核電廠計劃的誘因,絕不止於GEC的發電機合約。但核電廠在港引起強烈反對,最初反核的主要屬環團,但美國三哩島和烏克蘭切爾諾貝爾相繼發生核事故後,反核浪潮席捲全港,過百萬人聯署反對。
80年代領導反核運動的馮智活牧師形容港府當年表現聆聽民意,組織行政局成員到海外核電廠考察,疏導了部份民意,馮形容英國的政治手段高明。
部份檔案可瀏覽 http://www.margaretthatch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