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次」 - 古德明

「人次」 - 古德明

問:「人次」的英文是什麼?例如「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有三百人次獲獎學金」。
答:中文「人次」是指「在人類之中」,例如晉朝庾亮主政,公忠體國,卻引起蘇峻之亂,事後上表自責:「朝廷復何理,齒臣於人次(把我列為人類)?」
現代漢語所說「人次」,則是個不倫不類的怪詞,意思似是「人的次數」,以「人」作「次數」的形容詞,例如「展覽會頭一天有一萬人次參觀」、「列車每天有五萬人次乘搭」等。但次數怎麼可以領取獎學金或參觀展覽會?現代漢語固然不必講文理,上國語文卻不能不講,所以中英文都沒有現代漢語「人次」的同義詞。
上述三句說「人次」的現代漢語,中英文一般會這樣說:(1)Three hundred students were awarded scholarships in the year 2013-14(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有三百人獲獎學金)。(2)The exhibition attracted 10,000 visitors on the first day(展覽會頭一天,有一萬人參觀)。(3)The train serves 50,000 passengers a day(列車每天有五萬人乘搭)。所謂「五萬人乘搭」、「一萬人參觀」等,是把每參觀一次、乘搭一次等當作一人計算,這應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假如一定要說「次數」,那當然也可以:(1)Three hundred scholarships were awarded in the year 2013-14(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頒發了三百個獎學金)。(2)The exhibition attracted 10,000 visits on the first day(展覽會頭一天,有一萬個入場記錄)。(3)The train averages 50,000 boardings a day(列車平均每天有五萬個登車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