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異鄉】快樂國郎嚼檳榔

【食在異鄉】快樂國郎嚼檳榔

從前,以為只有台灣人有嚼檳榔的習慣,後來,在海南島見到當地人傳統也好此道。近來,走了一轉不丹,偶爾發現街上老不丹不時嘴郁郁,笑起來吐露血齒,才知道原來不丹人也嚼檳榔。起初半信半疑的,因檳榔生長於熱帶氣候,不丹國土大部份皆屬高山氣候,寒冬,路上一直是寒帶植物居多,從不見半棵檳榔,一問才知道:「檳榔都從氣候較溫和的南部來。」在不丹隨處可見嚼檳榔的人,不論男女老少,連身穿紅袍的僧侶也不例外,不時嘴郁郁在嚼檳榔。不丹人不像台灣人對檳榔一般講究,只嚼新鮮的,以蔞葉加上石灰包裹咀嚼,味道比乾的更苦澀。我試過,味道絕對與好吃沾不上邊,甚至心想:「咁多好嘢唔食做乜食啲咁嘅嘢?」嚼不到十下連忙吐出,面前慷慨的不丹人連連大笑補充:「你吃不慣,多嚼幾下會有酒醉的感覺。」要醉,點解唔飲酒呢?送我一棵檳榔的是一位司機,難道選擇檳榔是因為可以逃過醉駕的風險?「咁又唔係,檳榔都可以提神嘛,山路崎嶇又漫長,無檳榔頂唔住。」檳榔提神,亦帶給不丹人快樂的感覺,不過快樂王國的美譽未必與檳榔有關,而不丹政府近年亦大力勸籲國人戒檳榔,既減低國人患癌風險,亦改善市容整潔,近年嚼檳榔在不丹亦有下降的趨勢,唔知國民快樂指數會否因此有升跌呢?

不丹的檳榔西施不會走到街上叫賣,只在舖前密密手包檳榔。

檳榔剝皮後塗上粉紅色的石灰汁液,再以蔞葉包裹放入口猛嚼,味道怪怪似食泥,無福消受⋯⋯

記者、攝影:曾冠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