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深圳突然推出汽車限購令,殺市場一個措手不及。官方指有關措施有助改善道路擠塞問題,不過有內地大型汽車經銷商管理層指出,限購令無助化解問題,反而誘使準車主放棄購買國產平價車,轉投進口車陣營。
塞車問題無解決
在香港上市、於中國10多個省市代理寶馬、保時捷,以至上海大眾、廣汽豐田等大眾化品牌的永達汽車,公司融資部總經理麥裕平認為,深圳推出汽車限購令,對舒緩塞車作用不大,「以上海為例,10幾年前已經有(汽車限購令),𠵱家一樣咁塞車,特別係返工放工高峯期,有冇限購冇乜分別」。他指,限購令衍生牌照炒賣問題,令不少車主放棄購買平價國產車,「上海一個私家車牌照炒到7、8萬(人民幣下同)一個;國產車車價普遍賣10萬元以下,車主覺得花咁多錢買個牌,寧願買架50萬元嘅寶馬」。他估計深圳推出新政後,情況與其他限購城市相似,刺激外資汽車品牌銷情,本土國產車則大受打擊。
平安證券分析員王德安看法相似,他引述資料指,上海、北京、廣州等地早前實施汽車限購後,國產品牌市場佔有率大跌近半,至只有一成左右;同時,北京推出限購令後,所出售汽車平均車價,較限購前勁升88%,「加速了汽車消費升級,消費者趨向購買更大尺寸、更高檔的車」。
受消息影響,多間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汽車製造商股價急跌,被指最受影響的廣汽,跌幅超過3%,連同A股跌幅,市值單日蒸發近26億元;主打平價SUV的長城汽車,市值亦蒸發逾14億元。長汽最暢銷SUV「哈弗H6」,入門車價不到10萬元,較外資同級車款便宜達四至五成。
■記者鄭柏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