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外交部熟悉中國禮節

英外交部熟悉中國禮節

【本報訊】英國人注重外交場合的禮節,戴卓爾夫人訪京之前,英國外交部就為她準備有關中國人忌諱及禮節的文件,解釋「面子」、國酒茅台、痰盂等中國特色產物。
外交部為戴卓爾夫人預備的「態度及忌諱事項」背景文件相當詳盡,從中國的歷史、地理和文化因素解釋中國人心態,由歷史上的儒家思想、「以夷制夷」的中原心態,到近代開放後對西方的態度都有提及。

提戴卓爾夫人忌諱

文件特別提到中國人「面子」的概念,指是與儒家思想提倡以較間接方式處理具爭議的問題有關。文件闡述面子重要性,指中方在談判中會營造友好氣氛,但一旦覺得對方不顧忌諱提出尖銳問題,就覺得被冒犯。
另一份有關禮節的背景文件,具體描述雙方會面時的注意事項,例如晚宴上的正式致辭不宜「爆肚」或說笑、寧願飲剩酒水都不應拒絕對方為你斟酒等。文件特別提到中國領導偏好茅台,形容它是中國白酒中的「王子」,但外國人覺得它「辛辣和油膩」;又指領導人大聲說話和使用痰盂屬正常。
雖然會面有繙譯協助,但戴卓爾夫人仍須稱呼中國領導人,背景文件特別以注音協助她讀出領導人的名字,例如胡耀邦為「Who Yow 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