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經跨世紀討論,一如真普選般留於空談。政府甚至以同一因素,先後否決及支持推行計劃;運房局年初以中環灣仔繞道即將落成為由,認為可再研究推行。但當年的運輸局卻同樣以繞道通車為由否決建議。
八十年代起,不同時代的香港政府都提出過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翻查2001年運輸局呈交立法會的文件,局方當年指出,電子道路收費只限改善路邊的空氣質素,不能夠解決周圍地區較廣泛的空氣污染問題。文件又指,當中環灣仔繞道建成後,實施交通限制的需要會減少,而增加首次登記稅及每年牌費足以限制車輛數目增長。
實施與否都因中環繞道
至今年年初,運房局局長張炳良重提研究電子道路收費,以繞道作理據。局方解釋如在中環實施電子道路收費,當中有不少汽車非以中環為目的地,一律收費不公。因應中環灣仔繞道將於2017年完成,屆時不想進入中環的汽車便可繞道,排除了推行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的其中一項反對理據。
■記者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