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本報訊】民以食為天,今年本港食品業卻經歷兩大風波。7月上海福喜食品被揭用過期肉作食材,麥當勞起初否認有入貨,結果被踢爆講大話需公開道歉。事隔兩個月,先在台灣爆出影響範圍更廣泛的劣質豬油事件,源頭竟是本港不法商人將工業油當食用油出口台灣。事件揭示本港食油零規管,數以百計食肆受牽連,餅店東主坦言:「今年最難過。」
九龍城豪華餅店是食環署公佈受台灣劣質豬油影響的店舖之一。負責人周太日前接受訪問時,重申餅店一直沿用荷蘭豬油,惟當時有供應商因荷蘭豬油貨量有限,改提供幾桶台灣豬油,「當時已經即刻退貨,但食環署一查單就話我哋有入台灣油」。記者日前向同樣上榜的糧油分銷商德豐號查詢,職員亦繼續炮轟食環署不應公佈名單,令商戶聲譽無辜受影響。
麥當勞瞞用過期肉
本港現已全面禁止台灣食油入口和出售,周太說,荷蘭豬油來貨價已由每桶200多元加價至逾300元。開業40年,她形容今年最難過,豬油事件加上佔旺初期九龍城區人流減少,為免影響生意,成本上漲,她都不敢加價,「惟有自己勤力啲!」
根據警方回覆,將工業豬油當成食用油出售予台灣強冠的金寶運有限公司,董事江桂才至今仍然保釋候查,未被落案檢控。政府擬立法規管本港食油質素,及設立制度限制廢油去向的工作,也要明年初才有望展開諮詢。
政府對食品安全的把關屢受批評,食肆對食安事故的回應同被詬病。香港麥當勞「一姐」黎韋詩在被揭隱瞞使用福喜過期肉一周後,讀稿快閃道歉,換來市民暫停光顧,麥樂雞和脆辣雞腿包等招牌食品更一度暫停供應(圖)。現時麥當勞大部份食品已恢復供應。
■記者陳凱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