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英談判以《中英聯合聲明》告終,港人認為是英國在談判桌上的失敗,但英國其實視之為中國商機大門的開啟。多份解密文件引述英官員稱要利用《聲明》作平台,拓展在華的經濟利益;簽署《聲明》後才兩個月,英商就組團訪華,與中國簽下數以十億港元的合作協議。
英國一直認為在華的商貿份額落後於其他西方國家,外交部信件顯示,首相戴卓爾夫人和外相賀維均認為英國須把握《聲明》在中國帶來的商機;賀維在1985年初甚至提出解除對華潛艇禁運,加大軍事銷售。
李柱銘:歷史不斷重複
1985年2月,大東電報局、勞斯萊斯、英國宇航等英國企業高層組團訪華,獲總理趙紫陽接見討論技術轉移及貸款問題,一舉簽下8份合作協議,包括電訊設施、化工、油田發電機、食物加工,部份合約價值達5億美元;GEC的大亞灣合約和英國宇航的飛機銷售洽談亦有所進展。
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指解密文件顯示英國當年着眼經濟利益而出賣香港,歷史亦不斷重複,「白皮書出咗3日李克強就去英國,咪又係畀300億美金合約佢(英國)囉,佢咪又乖乖哋唔出聲囉,由頭到尾英國都係喺香港搵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