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超支兼延誤」成為2014年香港發展的代名詞,多個興建中的基建工程連環爆出超支及延誤醜聞。從年初的高鐵工程(圖),到港鐵西港島綫、南港島綫、沙中綫及觀塘延綫,以至蓮塘口岸、港珠澳大橋及西九文化區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超支總額需用多1,600億元公帑找數,等於每名港人要付出逾2.2萬元,若套用「王國興會計學」,將超支款項購買午餐肉,每名港人天天食一罐,都夠食足3年9個月11天!
張炳良未辭職
十大基建計劃接連爆出超支及延誤問題。今年最先出事的高鐵項目,即使獲運房局局長張炳良「疑中留情」,終紙包不住火,港府官員、港鐵高層被質疑合謀對公眾及立法會隱瞞。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及工程總監周大滄雖先後離職,但納稅人要為兩人的「蘇州屎」多等兩年,並多付至少65億元埋單。張炳良局長是如何體現問責精神?他在立法會接受質詢時是這樣說的:若港府另聘的獨立專家小組,發現他處理高鐵事件有錯,他會主動辭職,但他依然在位。高鐵爆出超支、工程延誤醜聞後,港府同時審視港鐵另外四條興建中的鐵路線,均發現不同程度的進度落後及超支。西港島綫雖趕及本周通車,但西營盤站工程未能追上進度,要先飛站分階段通車。南港島綫受金鐘站擴建工程延誤,未必能趕及明年通車。沙中綫則因土瓜灣站工地發現眾多文物,受阻約11個月,社會有聲音將文物原址保留,但遭政府拒絕,其中一個宋元時期古井更面臨拆卸重置。若計算十大基建已動工的七項,再加上蓮塘口岸及港珠澳大橋兩項國家級規劃項目,工程最新總造價達 到4,016億元,較原先估算的2,414億高近66%。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