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現場無即時傳譯

簽署現場無即時傳譯

【本報訊】《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儀式屬重大外交場合,每一環節都經過詳細磋商。新一批解密文件包括簽署儀式的「劇本」,詳細列出領導人的走位和儀式的每個步驟,並揭示當時儀式並無即時傳譯,包括鄧小平在內的兩國代表團成員,當時未必明白對方元首的致辭。
根據簽署儀式的簡介,儀式安排在下午5時半於人民大會堂的西廳舉行,緊隨戴卓爾夫人和鄧小平的會面之後。戴卓爾夫人及兩個代表團被安排由舉行會面的福建廳步向西廳;鄧小平則在約兩分鐘後才加入,陪同戴卓爾夫人走一小段路,然後與在西廳入口等待的國家主席李先念和總理趙紫陽一同走入西廳就位。
所有人員就位後,儀式便正式開始。負責簽署的戴卓爾夫人和趙紫陽面前各放了一份《聲明》,二人的助手負責把《聲明》揭到正確頁數,讓二人分別在《聲明》的中英文文本上簽名。兩位助手之後會交換《聲明》文本,讓對方再在上面簽名。簽署完畢後,助手會將文本交給各自領導人,然後由領導人交換。

未必聽懂對方致辭內容

趙紫陽和戴卓爾夫人之後會先後致辭;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會場並無即時傳譯,雖然兩國代表團的高級成員事前會收到對方的演辭繙譯本,但為了場面雅觀,他們均被要求儀式期間不可閱讀繙譯本,換言之當時場內部份人未必明白對方國家領導人的致辭內容。致辭結束後,代表團就會和觀禮嘉賓祝酒,然後3位中國領導人將戴卓爾夫人送到大廳門外,戴卓爾夫人就直接乘車離開,整個儀式歷時僅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