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智能電話變得普及,流動應用程式(Apps)大行其道,但下載時應留意Apps本身如何對待用戶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早前抽查發現,部份本地開發熱門程式的私隱政策不夠透明,也有過度要求讀取的情況,公署來年將加強針對Apps執法及進行宣傳教育。
上架須提供聲明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蔣任宏表示,市民在不了解應用程式的運作、不清楚程式會否收集個人資料的情況下,隨便下載使用可能引致個人資料外洩。他承認,由於私隱條例只適用於本港,如要跨境執法會有困難,公署已經和多個對口單位聯署,要求七個手機應用程式的平台,強制要求上架的程式,必須提供相關的私隱政策聲明。
蔣指,明年會加強手機應用程式的執法工作,主動抽查,也會與電腦業界舉行大型推廣活動,期望業界更了解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規定。另外,蔣任宏又提到「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引伸的私隱問題,希望有關條文可以清晰釐定,提供醫療服務者只可查閱與實際診症,或者與提供醫療服務有直接關係的資料。
■記者馬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