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慧眼:兩萬供一萬 - 張慧敏

職場慧眼:兩萬供一萬 - 張慧敏

新一期居屋出爐,撞正聖誕節,《蘋果》「廿四孝父母 排3個鐘攞居屋表聖誕願望:子女抽中」實在正,子女幾大年紀多歲都好,聖誕禮物,一樣係唔少得嘅!
有76歲老伯天寒地凍「排咗兩個鐘,排到幾乎暈咁滯」,為即將結婚的幼子排隊攞申請表,聖誕願望便是兒子能夠抽中居屋。還有與父母同住沙田居屋,明年才畢業的大學生,父母擔心她畢業後難以買樓,所以出首期先買,待她畢業後自行供款。又有月入二萬現與家人同住公屋的年輕人,望抽中搬出來自住,稱「預計可用五成入息供樓,不至過於吃力」。
老老實實,買樓不是買菜好一餐唔好一餐,條數究竟識計否?一個大學畢業生能有幾高收入?莫講返工搭車食飯着衫等開支,水電煤管理費地租差餉全部硬支出,即使月入兩萬,根本沒有可能供得起一萬樓。供養父母當然不在計算之內,只有父母把子女供樓及生活開支計在自己的收入、或及棺材本之內。問題是,條命夠長或者夠硬、紅簿仔積存身家夠厚就當然冇問題。要是身體出現狀況,或者突然有意外撒手塵寰,醫療殮葬費用都不是小數目絕對不是講玩的,該怎辦是好?
我不是青姐,不識和大家講經濟,但我這個肥師奶都識啲常識,就是不管甚麼市,包括街市,都不會只升不跌、或只跌不升。香港人最善忘,痛過就算,經已忘記了「負資產」這個名詞。
買樓容易供樓難,必須量力而為,做父母的一樣要。不只是付不付得起的問題,是不能令子女大安旨意,樣樣可以有倚靠。尤其年輕人,赤手空拳打天下,靠的是無包袱膽正命平,追求夢想人自勇,追求安逸膽自怯。
殊途,是不會同歸的!

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