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屬阿里巴巴集團的關聯公司支付寶,開始涉足個人透支消費服務,最近測試名為「花唄」(唄,粵音「背」,語氣詞)的產品,服務與銀行信用卡相若,容許用戶在淘寶天貓以信用額購物,額度最高為3萬元人民幣,並設有最長達41日的免息期,提高用戶消費力,是支付寶首個「先消費,後付款」的產品。有分析指,新產品未來若擴展至實體店使用,有機會衝擊傳統銀行信用卡業務。
功能上與信用卡類同
對比用戶申請信用卡前須經過審查,「花唄」則根據用戶的網購活動、支付方式及習慣、信用等數據而提供信用限額。一旦消費者使用「花唄」,支付寶會先將貨款全額向商家支付,用戶其後則向支付寶還款。用戶最遲須在翌月10日前還款,否則會被罰息,息率為每日0.05厘,利率則與信用卡大致相若。
有分析指出,支付寶新的金融產品向消費者提供「先消費,後付款」的概念,功能上與信用卡的透支消費類同,但亦同時可以避開內地相關部門的監管。
今年初支付寶及騰訊(700)均有意推出虛擬信用卡,但被央行及銀監會緊急叫停。有內地傳媒引述業內人士指,用戶使用虛擬信用卡,風險最終由銀行承擔,而「花唄」的風險則由支付寶自行承擔,可減低監管機構的阻力。
另外,騰訊持股三成的民營銀行「前海微眾銀行(WeBank)」,日前低調推出手機網頁版,以「為你生活帶來更多可能」為口號,主要向用戶提供消費、儲蓄、投資及社交四項金融服務。
微眾銀行亦確認,由前中國平安(2318)副總經理顧敏出任董事長,並「挖角」前進出口銀行副行長曹彤擔任行長。不過,該網頁仍未提供任何銀行服務,目前仍以招聘員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