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英聯合聲明》在北京舉行簽署儀式,但原來安排觀禮嘉賓名單時曾發生一段小插曲。英國外交部信件揭示,「船王」包玉剛曾向港督尤德要求安排他出席簽署儀式,但外交部認為儀式與包無關,又指他曾在戴卓爾夫人訪華時「搶風頭」令場面尷尬,打算勸退包。不過戴卓爾夫人認為難以將包拒諸門外,最終安排包與逾百名港人到場觀禮。
曾搶戴卓爾夫人風頭
一封由外相賀維私人秘書Peter Ricketts在1984年11月初寫給首相外交秘書鮑維爾的信件披露,包玉剛向當時港督尤德表明希望獲邀出席《聲明》的簽署儀式,又稱已向中方建議應邀請「傑出人士(distinguished persons)」出席儀式,並指月底與戴卓爾夫人會面時會再度提出。
雖然包玉剛與中英雙方的關係均良好,但賀維顯然對包的自薦不敢恭維。Ricketts在信中指,戴卓爾夫人上一次訪京時,包玉剛「有系統地搶風頭(sought systematically to occupy the centre of the stage)」,令場面相當尷尬。Ricketts指戴卓爾夫人上一次訪華為包的其中一艘船主持下水禮,尚與他有丁點關係,但今次簽署儀式卻與他完全無關,他既無參與談判,亦與港府無關,安排包出席儀式或會令港人誤會。
Ricketts因此轉達賀維的意見,認為應勸包玉剛打消出席的念頭,並指示駐華大使向中方解釋邀請包出席可能引起的誤會。信件上有戴卓爾夫人手寫的意見,她表示不認為(勸退包玉剛)會成功,反而問可否安排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鍾士元及其他人加入觀禮。最終逾百位來自不同界別的港人獲邀到北京觀禮,包玉剛是其中之一,亦包括後來成為民主派的人士,如已故教協前會長司徒華及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