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聖誕節幾天假期,市民難得與家人出外度假,又或是留港吃喝玩樂。有家長卻選擇帶同年幼子女,參加導賞團落區到深水埗,體驗基層民生疾苦。參加導賞團的家長希望子女由年幼開始,學曉珍惜和關懷貧苦,不想子女長大後只懂金錢掛帥。
記者:林社炳
約20名市民參加深水埗導賞團,當中近一半人是帶同年幼子女的小家庭。義務導賞員Eddie帶着大小團友,參觀八十年代初開檔的深水埗雨遮大王邱耀威的舊式小店、又探訪北河燒臘飯店老闆陳灼明,行程並包括到天后廟、二手店及通菜街公園接觸露宿者。
梁太一家三口參加導賞團,她說平日行深水埗未必能深入了解基層市民困苦生活,很少留意舊式小店舖,如修理雨傘的小店舖,指在現代人用完即棄、不太珍惜物品的社會,店主難得教小朋友耐用雨傘方法。
家長:幸福得來不易
小時候家住旺角的伍太,帶同年幼女兒參加導賞團。她回憶自己童年時,媽媽帶她到深水埗買布料,回家自己剪裁衣服。深水埗給她的感覺是可以買到較廉宜的物品,店舖種類較多,過去還可以講價。今日她和家人算是個富裕家庭,但社會仍有不少幼童沒錢買顏色筆,連吃個漢堡包也不容易,她想女兒自幼有更多不同體驗,讓她知道幸福和許多東西都是得來不易的。
深水埗雨傘大王邱耀威向團友示範撐開雨傘的正確方法,說可以讓雨傘壽命延長50%。他說,雨傘運動帶旺黃色雨傘銷情,至今賣了1,000把,已經賣斷市。他說,雨傘生產商主要在內地,黃色雨傘現在很敏感,大規模生產被封殺,雨傘運動後,黃色雨傘應推廣給長者,起碼較搶眼過馬路時可確保安全。
導賞團又到通菜街公園玉器市場露宿者聚居地點,大小團友席地而坐,小朋友在雨傘上畫圖寫字。在深水埗經營燒臘飯店的明哥把飯盒送來,讓團友體驗露宿者天寒地凍用膳的街頭生活。
童年時住屯門及元朗區的繆太與丈夫和女兒參加導賞團。她說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眼前一片田野,只得幾間村屋,外婆和媽媽是水上人家,隨着發展「上樓」入住公屋,改變了家人的生活方式。她指社會轉變很大,今日家長寧願花錢把子女送到playgroup,務求令子女贏在起跑線,但她卻希望讓女兒感受基層市民困苦生活,讓她看得更多,比別人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