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夢想.為什麼?

堅持夢想.為什麼?

一直認為「做人有夢」才快樂,夢想成真更快樂。事隔四十二年,我的音樂劇「白孃孃」在香港再度重演兩場。這個半世紀的夢想終於實現了,我快樂嗎?
門票公開發售兩星期後,探子回報,票房失利。執行監製跟我說:「姐姐啊,我們要『睇餸食飯』呀!字幕費用昂貴,又不是必需,取消好嗎?」我堅決反對,因為大部份觀眾對此劇的故事與歌詞都不熟悉,沒有字幕,他們不能投入。又有一次,我跟執行監製說:「那六串大燈籠只在結婚那場戲出現六分鐘,但要幾千元,不如不要用。你怎說?」大家相對無言,再不提「節省」二字。這次的製作過程中,真如劇中歌曲「盜仙草」的歌詞──「縱然千辛萬苦、縱然多少風霜」。我和我的團隊同心協力,向着同一目標,務必讓「白孃孃」光彩登場,輸錢不輸陣。果然「白孃孃」再次贏得口碑,好評如潮。有劇評人告訴我坐在他前排的觀眾應是『俾面』捧場的,在中場休息時,不停讚嘆,後悔不請多些朋友來觀賞。台上是由六歲至八十四歲組成的三百人大場面,音樂動聽,舞蹈多元化且美妙;台下坐着由幼稚園生至大學生,以及長者,共冶一爐,很是難得、壯觀、感人。
「白孃孃」的音樂當然不能和西方幾百年歷史的音樂相比,但「她」是有能力穿梭於流行曲和Classical的境界,甚至發展至西方社會成為出口音樂,可是我們自己不栽培中國的音樂,真是無奈。
雖然「白孃孃」票房再一次滑鐵盧,但排練時看着參與的小朋友們和大朋友們努力不懈地練習,實在不忍心讓他們看到台下觀眾那麼少,讓他們的努力白費。我一直認為如果觀眾有機會入場欣賞「白孃孃」的音樂,他們便會明白我為什麼要堅持,更明白為什麼要讓「白孃孃」傳承下去,她只是欠缺一個機會。幾經思量,決定送出幾百張門票給學生們及長者們,讓他們前來觀賞。幾位朋友得知我這個想法,認為很有意義,二話不說出錢贊助。
這次演出,除了贏得口碑,也給了我新的啟示。「白孃孃」有機會再重演,我也會將這顆「種子」栽種在小朋友的土壤裏。小孩子天真無邪,無憂無慮,雖然他們並不一定明白所唱的歌曲意義何在?可是習慣性的學習之下就會產生效用。就像我們小時候學習古文、練字、學音樂、家政等等,當時並不清楚為什麼要學習這些東西?長大後,恍然大悟,以前所學習的都是為了培育我們的品格,好讓我們出社會工作後懂得與人相處、溝通。尤其我這次親身見到小朋友們無論在排練時或演唱時都非常快樂,充分表露了他們彼此友愛團結,自律自愛的精神。讓小朋友參與良好的活動,將來社會才會出現高質素的人才。堅持夢想,我才有機會看到我們這麼美好的下一代。
演出後的幾天有些失落,事後收到百多位中學生給我的感謝咭及家長們的短訊,它們填滿了我的心。現節錄幾段與大家分享──
1. 這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聽音樂會,很震撼。2. 能夠結合現代流行曲與中國傳統,很棒!3. 這是第一次到現場聽歌,很開心,因為非常好聽。4. 陳紹蓁的母親說:「感謝給兒子參與和學習的機會,讓他有一個美好的回憶。」(註:陳紹蓁是參與演出的巴松管樂手,他今年只有12歲。)
其實成功與否,不是單靠票房去判斷。雖然這次仍然是虧本,但可以讓不同年齡的朋友懂得「白孃孃」的美,已經滿足。果然,人生要有夢想,縱使結果未如人意,但享受過程往往都有得益。「白孃孃」,多謝妳,我會堅持,繼續努力!
(附註:希望康文署幫助,批出場地讓「白孃孃」有機會再次演出。)
作者:潘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