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上有一堆未睇的書,為應節,揀了《Zealot》開讀。買時初衷,自己讀了12年教會學校,聽了12年聖經故事,長大後卻對聖經裏的基督造型,心存懷疑,好想知道造型背後,有血有肉要如廁的來自拿撒勒的耶穌(Jesus of Nazareth),到底是怎樣的一位人物。
Startup變跨地域組織
拿撒勒是窮鄉僻壤,與大部份當地人一樣,耶穌是出身貧農家庭的文盲。當時猶太人被羅馬帝國外族管治,猶太先知預言會有位Messiah出來打救。耶穌之前之後,最少有幾十人自稱Messiah起義,當中有一些是以行奇蹟、治療、驅魔等作招徠,耶穌是其中一個。耶穌走的是救窮路線,一直主攻在最窮的地方吸納信徒,直到最後才闖入耶路撒冷,口號是Kingdom of God即將降臨,在新時代之中,最窮最弱的,將會抬頭,取代羅馬帝國及其傀儡High Priest為首的政權。最終無任何一位自稱Messiah起義成功,耶路撒冷於耶穌死後40年被滅。
就好似睇完三國演義再睇正史,好多人物明明見過但又好似重新認識,包括耶穌身邊的角色。一個是John the Baptist,成名於耶穌之前,替耶穌施洗,是耶穌的啟蒙,但後來教會為了兼併他的信徒,把他越描越低。另一個是特首Pilates,出名看不起猶太人,任何挑戰帝國政府的,他眼也不眨地處決,後來教會卻因為政治正確,把這帝國官員描到好無辜好不情願,把殺耶穌之責任推落猶太社群身上。
估不到,最精采的,竟然是壓軸的阿Paul。Paul原本迫害耶穌信徒,後來聲稱見到耶穌顯靈,於是轉軚,變成超堅實支持者,到處宣揚。問題是,Paul雖是猶太裔,卻是來自遠離耶路撒冷的識字帝國公民,並不是十二門徒之一,甚至無跟過耶穌,自封旗手實在名不正言不順。於是自稱是比十二門徒更高一層的真正首徒,因為十二門徒頂多見過死前的人樣耶穌,他見的卻是耶穌的靈體,層次更高一級。
這時候,耶穌兄/弟James在耶路撒冷,繼承耶穌的「本族、落地、摩西律法」精神本子辦事,眼看主攻「外族、天國、去猶太教」的Paul到處以正宗自居,當然不爽,曾經召他回總部對質,結果Paul在柢柱三子James、Peter和John圍壓之下,惟有公開認低威,之後返到羅馬,又發現James早已派了Peter去羅馬開店,向當地本族宣傳,順便抗衡Paul的那一支。Paul事業跌到落谷底,苦苦支撐之時,形勢卻出現大逆轉,在耶路撒冷備受尊敬的James,被恨之入骨的High Priest乘亂處決,間接助燃了新一波獨立抗爭,最終耶路撒冷被鎮壓滅城,一夜之間,總部的人和紀錄都沒了,Paul從此再無總部的羈絆,放手去搞。
自此原本忠實繼承耶穌精神的一支被掩沒,Paul的一支,卻演變成一個與猶太傳統切割的新宗教。成就最大功業的,把耶穌形象提煉而發揚光大的,竟是Paul,新約27本書中,足足有一半是基於Paul的說法,可見其影響力之巨大,當然James的角色,在創業史被去猶太的過程中不斷被溝淡。教會從Paul奠下的基礎,由本來志限於立足本土的startup,變成跨地域組織,後來更進一步發展成為世界最大宗教之一,那是後話了。
宋漢生